二是加强公交、燃气的安全生产管理。全市公交企业按照 “巩固去年成果,力争取得新成效”的“四优”创建要求,立足行业实际,加强宣传教育,积极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坚持每周一的生产例会,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和服务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重大节日前召开会议,做到早研究、早部署。安全工作扎实有效,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比去年同期下降33%。先后6次深入全市燃气企业储罐基地,对燃气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细致检查,及时给申报《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资料齐全和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到位的26家瓶装燃气经营企业,核发了《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燃气供给安全有序。 三是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管理,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城市供水安全。根据省建设厅要求, 组织环保、食品、药品管理部门,对全市城市供水水质开展督查工作。经抽查,10家自来水厂的出厂水样和城市管网水样,达标率分别达85%、98.6%;注重取水水源保护,分别在取水源上下游制作告示牌8个,清理、整治取水口范围内各类污染16批次以上,确保饮水合格安全。
七、廉洁高效,服务经济发展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效能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一系列重要部署,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一是整合建设系统行政审批职能。成立审批科,将分别在各行政职能科室和单位的60项行政审批、报备职能全部归口到审批科,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并刻制建设局行政审批专用章,赋予建设局行政章同等权限,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自审批科入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以来,共接受社会咨询服务2180起,共受理各类审批、报备441件,按时办结242件,专项专时办结199件。基层满意、群众满意、领导满意,服务发展榜上有名。
二是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和政务公开工作。除涉及国家规定的机密文件以外,建设系统已将所有应公开的财务、人事、项目及时全部在建设信息网公共栏上公开。其中:建设信息网全年点击人数超过23万人次。切实做到各项工作在阳光下运作,在群众和社会监督中开展。
三是持续推进政风行风建设。新聘续聘行风监督员、效能监督员21人,开门纳谏接受群众批评建议12人次、14条,并全部整改到位。制定实施《南平市建设局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规范各类行政裁量范围、幅度、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市民满意率达86.2%。
四是深入开展全市创业竞赛活动,全年共引进项目28个,注册资金14800万元,外资实际到资300万美元。市本级建设、公用、城管三部门再添佳绩。其中,市建设局招商引资工作连续7年走在市直部门第三系列前列。
20年,我们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市、区征地拆迁体制,城市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城市管理水平比较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警钟敲得不够狠等等。为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加倍努力,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对我们建设系统的殷切希望,把2009年城建事业做得更好、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