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二)落实项目带动战略,增强绿色腹地发展后劲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把握有利发展机遇,努力扩大投资规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6.36亿元,增长32.3%,其中:城镇投资271.21亿元,增长43.2%;房地产开发投资39.14亿元,下降6.6%,农村投资85.92亿元,增长26%。自“十一五”以来,投资增长持续保持高位增长,每年增幅都在30%以上。 二是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34项,完成投资105.7亿元,占年计划110.2%。交通、能源项目完成投资57.3亿元,占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的54.5%。浦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跃升到320公里;武邵高速公路全线开工;宁武、龙浦高速公路,向莆铁路南平连接线工程、峰福铁路峰南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动工建设;50万伏变电站正在电气安装,22万伏变电站建成3座、电气安装1座、土建施工1座, 11万伏变电站建成6座、电气安装1座、土建施工5座;福建凯圣生物质热电厂项目即将投产。工业及工业平台项目完成投资34.3亿元,占重点项目投资的32.4%。其中,南铝板带生产项目、南电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开发项目等13个项目建成投产;闽北产业集中区、南平工业园区和荣华山产业组团建设标准厂房34.5万平方米,引进入园企业24家;邵武经济开发区、建瓯中国笋竹城、浦城工业园区、光泽金岭工业园等县(市)工业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城建项目建设步伐加快,福银高速公路南平城区连接线路面改造工程建成通车;沿江快速通道一期工程(浦南高速公路南平城区连接线)、二期工程(大家厂至水东桥路段)以及闽江大桥、剑州大桥、第二水源工程等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延平区重点干线公路改造工程完成公路硬化69公里;武夷山滨江大道建设工程、浦城兴浦路西段工程、建瓯城东大道等项目部分道路、桥涵建成。
三是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铁路项目: 全市5条铁路列入新一轮海西铁路建设规划,京福高速铁路南平段基本确定了线路走向和站址设置,并通过铁道部预可研审查;南三龙、浦建龙、衢宁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能源项目:南平核电项目建议书已上报国家发改委,正在积极争取列入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邵武火电厂扩建项目得到省上支持,正在争取通过省内“初可”审查。武夷山机场项目:已正式委托开展武夷山国际机场选址工作,组织邀请民航设计专家对场址进行现场踏勘和比选,争取2月底前完成武夷山国际机场选址报告。闽江源头水库项目:已形成调研报告,初步建议在光泽、武夷山等地建设大型水库,并争取列入全国大型水库建设规划。 四是项目策划和储备工作扎实推进。紧紧围绕“5·13”、“9·8”等一系列招商活动,立足我市的资源优势、产业特点和延伸产业链,坚持“重在质量”的原则,突出传统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突出生物产业、创意动漫产业、工业平台开发、矿产资源开发、旅游养生产业等新兴领域项目,共策划推出重点招商项目120个,总投资117.3亿元。对于一些重大项目,按照“一项一策”的要求,在项目优势、项目布局、投资回报、项目配套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高招商项目的质量。根据市委、市政府“北上南下”招商活动的统一部署,自去年9月以来,由我委为主负责牵头组织赴浙沪招商。我们积极开展招商调研,细化招商工作方案,召开浙沪籍企业家座谈会,认真梳理招商项目,多次组织人员赴浙沪洽谈。经过努力,落实可望签约合同项目16个,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