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亩产402公斤。油菜高产创建在黄家乡、中华乡实施,示范片面积1238亩,平均亩产218.5公斤,其中核心片面积138亩,平均亩产229.9公斤。水稻高产创建在清水、牌坊、石河等乡镇实施,示范片面积1000亩,平均亩产710.3公斤。玉米高产创建在庙坝镇、童家乡实施,示范片面积1180亩,平均亩产618.2公斤,核心片面积115亩,平均亩产772.5公斤。五是全力推广粮经作物生产新技术,提高粮经作物单产。全县重点推广了水稻旱育秧、抛秧、强化栽培、水稻病虫综合防治、免耕栽培、玉米肥球育苗、地膜栽培等实用技术。全县完成水稻抛秧15.5万亩,水稻强化栽培5.5万亩,免耕栽培4.5万亩,玉米地膜栽培5.5万亩,促进了作物单产的提高,其中水稻单产比上年提高10公斤,玉米单产提高12公斤,小麦单产提高18公斤。
(五)农民科技教育取得新推进
一是强化管理机制,推动硬件建设,继续营造多功能综合培训基地。二是重质量、讲效益、高标准实施阳光工程培训。今年我县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为2910人,由于项目下达时间较晚,到目前已培训680人,整个培训工作预计在2010年1月底前完成。已完成实用技术培训38.4万人次,占全年目标任务30万人次的128%。三是依法认真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今年完成农业、畜牧、广电、文体等系统10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任务。四是继续开展成人专本科学历教育。今年招收专、本科学员30人。
(六)项目争取实施取得新佳绩
一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全面完成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完成了400个土样的采集、化验和130户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完成在清水镇驷马村6组的小春油菜、小麦 “3414”完全设计田间肥效试验各2个,随机区组田间肥效试验各1个,大区对比田间肥效试验各3个,在庙坝镇和黄家乡建的2个土壤肥力定位监测点,采集植株样共53个;完成在牌坊乡和高穴镇大春试验水稻、玉米“3414”完全设计田间肥效试验各2个,随机区组田间肥效试验各1个,大区对比田间肥效试验各4个,在庙坝镇和黄家乡建的2个土壤肥力定位监测点,采集植株样60个。全力抓好2009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完成土样采集600个、农户施肥情况调查130户;落实了2个土壤肥力定位监测点,油菜“3414”完全设计田间肥效试验2个,油菜施硫、硼田间肥效试验2个,亚联微生物肥在秋洋芋上肥效试验4个,目前油菜苗子长势良好。二是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全面完成2008年度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投资300万元,面积1.5万亩(其中黄家项目片7000亩;中华项目片8000亩。)购置配套器材3台套,其中购置土壤水分速测仪1台、计算机1台、数码照相机1台;新建混凝土晒场372.74平方米;整修排灌渠系13776米,渡槽墩86.61立方米,保坎和挡水墙270立方米,渠道附属设施6100处;新建蓄水池1口(80立方米);维修山坪塘3口(363立方米);现浇混凝土人行路1669.4米2;整治机耕道16156平方米;田型调整466亩。工程已竣工审计结束。三是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全面完成2008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改造中低产田面积1.31万亩技术指导和监理工作。(其中欧家片区实施改造中低产田0.65万亩,文星片区实施改造中低产田0.66万亩。)完成新建提灌站1座、拦河坝7座、蓄水池,维修山坪塘4座,新建衬砌渠56310米,渠道保坎和挡水墙620立方米,渠道附属设施9237处,安半装输水管道23300米;完成维修机耕道15256米,现浇混凝土人行路3097.8平方米,推广养分平衡剂配对氮磷钾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