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优质蚕桑、优质蔬菜等优质品种,加大低产劣质品种改良力度。全县优质苎麻面积达到22.8万亩,优质率95%,增加2个百分点;优质水稻面积达到45.15万亩,优质率达到91%,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优质专用玉米18.2万亩,占总面积的70%;优质专用大豆2.43万亩,占大豆总面积的33.8%;优质专用小麦10.8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50.2%;“双低油菜”16万亩,优质率72.7%;优质水果面积4.2万亩,优质率46.6%;名优茶产量246吨,优质率50.4%,良种桑面积1.44万亩,良种率80%,蔬菜优质率50%。
(三)“三大”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30万亩苎麻基地建设。计划完成品种改良3万亩,全县去冬今春共翻挖低产劣质麻园5.86万亩,占总面积的20.92%。今年共新发展1.86万亩。全县苎麻基地面积为24万亩。二是万亩蔬菜基地建设。今年计划新增蔬菜基地面积1500亩,今年新发展基地面积1580亩,现蔬菜基地面积达到8580亩。三是万亩蚕桑基地建设。今年计划新增桑园面积1000亩,到今年底将达到9700亩。
(四)农业技术推广取得新成效
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全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把农业增产增收的宝押在科技上,依靠科技提高粮经作物单产,增加农业效益。一是狠抓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在大春、小春和晚秋作物栽播的关键时期,层层召开培训会,对各作物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进行培训,全年共举办县级技术培训会6次。据统计,全县培训各级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等120万人次;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送科技下乡活动。重点开展了“五项
”活动:开展了“三下乡”活动,今年2——3月,分别组织了农技、植保等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石河、牌坊、周家、文星等乡镇开展“送文化、送卫生、送技术”的三下乡活动,参加人员达20人次,出动宣传车一辆,发放技术资料1.5万份,开展技术咨询1000人次,解决群众疑难技术问题20余项。开展科普讲座活动,3月8日,在东湖大酒店开展了科普讲座活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分管农业乡(镇)长,局属单位党政负责人150余人听取了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农业局局长曾庆万同志所作的“全面普及主要粮经作物关键技术”的科普讲座,提高了到会同志的农业科技水平。开展送科技进万家活动,今年三月,组织县级农业技术推广单位100名科技人员,深入到农户,对1万户农民进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帮助落实农业增产增收实用技术。开展科技赶场活动,从3月1日开始,组织农技、植保站等专业技术人员在逢场天深入全县主要乡镇开展为期一个月“科技赶场”活动。活动共出动技术人员180人次、科普宣传车一辆,发放技术资料3万份,接受咨询3000人次,解答问题300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宣讲活动,今年2月下旬到3月初,县上成立了5个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宣讲团,深入全县50个乡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宣讲团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新技术推广跃上新台阶。
三是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研究,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同科研育种单位和大中专院校联系,多方收集新品种、新技术信息。共引进水稻、玉米、洋芋等新品种80余个,筛选出适宜我县种植的新品种20个;全年完成各类新技术试验50项,均达到试验示范设计要求,掌握了一手资料,为在我县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四是全力抓好示范,带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全力抓好小春、大春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促进全县大面积平衡增产。小麦高产创建在文星镇、童家乡实施,示范片面积2300亩,平均亩产350公斤,其中百亩核心片面积230亩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