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总揽,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十六字发展思路、四大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紧紧围绕“三农”工作,以粮食安全为前提,以科技为支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发展粮经作物生产,努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切实加快“三大”基地建设进度,全力搞好农业技术推广,着力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奋力搞好农业项目争取实施,不断规范农村经营管理,努力强化农业行政执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经过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和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成绩,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主要成绩
(一)粮经作物生产获得新丰收
全县粮经作物生产在遭受低温寒潮、洪灾、病虫害、连绵秋雨低温寡照等多种自然灾害袭击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新丰收。预计全县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162.4万亩,比上年增加1.54万亩,增长1%;平均单产345.1公斤,总产56.05万吨,比上年增产1.83万吨,增长3.388%。其中小春粮食总播种面积46.8万亩,比上年增加0.05万亩;平均单产193公斤,比上年增产19公斤;总产9.05万吨,增产0.77万吨,增长9.3%。大春粮食总播种面积115.6万亩,比上年增加1.49万亩;平均单产406.6公斤,总产47万吨,比上年增产1.06万吨,增长2.31%。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9.6万亩,比上年增加0.52万亩,平均单产518公斤,比上年增产10公斤,总产25.69万吨,增产0.78万吨,增长3.12%;玉米种植面积26万亩,比上年增加0.01万亩,平均单产562公斤,比上年增产12公斤,总产14.61万吨,比上年增产0.32万吨,增长2.26%;红苕播面15.6万亩,与上年持平,平均单产183公斤,减产15公斤,总产2.85万吨。小麦播面21.51万亩,比上年增加0.31万亩,平均单产215公斤,增产18公斤,总产4.62万吨,增产0.44万吨,增长10.53%。
全县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8.49万亩,比上年70.8万亩,减少2.31万亩,其中油菜籽种植面积22万亩,比上年增加1.43万亩,平均单产163公斤,与上年持平,总产3.59万吨,比上年增产0.24万吨,增长7.16%;苎麻种植面积24万亩,平均单产152.2公斤,总产3.41万吨,减产0.58万吨,减少14.54%;蔬菜面积18.04万亩,比上年增加0.04万亩,总产41.7万吨。花生面积3.65万亩,平均单产123公斤,总产0.45万亩,与上年持平。水果面积9万亩,与上年持平,水果总产4万吨,比上年增加0.2万吨。茶叶面积0.63万亩,茶叶总产488吨,其中名优茶246吨。粉葛面积7970亩,比上年增加2150亩。桑园面积1.8万亩,发蚕种1.5万张,与上年持平,产茧45万公斤,与上年持平。
(二)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
坚持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提升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来抓,继续以品种结构、品质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大调整力度,使其结构更加优化。在品种结构上,重点发展油料、苎麻、蔬菜、水果、茶叶、蚕桑等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2009年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8.49万亩,粮经作物播种面积比达到70.3:29.7。在品质结构上,重点推广高支苎麻、优质水稻、专用玉米、专用小麦、专用大豆、“双低”油菜、优质茶叶、优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