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问题也不敢提出来,因为见的东西比较少,经验不足,自己多多少少也没有底气,手中的权利就形成了真空,经过一个月的磨练,至少在目前为止,我对自己手中的权利的掌握和权利拿捏的尺寸要比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好的多了,这个跟经验的积累其实是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未来,关于权利拿捏的问题我会做得更加的冷静与慎重,举个例子说:好比校验摸板水平的时候,支撑体系不合格,我们的权利就是不予验收,停工整改。另外一项就是如何对手中的监理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这个就是靠个人的能力了,我在这方面还是有些心得和体会的,所以,目前为止,在人员调配上我处理的还算比较妥当,这也应该算是一种工作经验和管理上的进步吧。
有哪些工作做的不到位的地方,那可能就是我们被打过一次小报告,说我们实测实量的数据不准,测量方法不对等问题。当时说完,反正我的脸是红的,我觉得这不光是我面子的问题,更觉得是在给自己负责人找麻烦,在给项目找麻烦。这个就是管理经验上的问题了:我们觉得数据没问题,操作也没问题,那如果能让总包单位也承认这点呢?自从得到教训后,我们在每回的实测实量上都会要求总包单位的负责人进行全程跟踪并且在数据上进行签字确认,证明操作正确,数据真实有效,之后就没见过有人再反应我们什么,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一大进步,在管理方面的经验积累跟实测实量的重视程度应该是要划等号。
经常下下现场,其实还是能学到很多关于技术上的问题,这些知识与经验可能是从a3标准中学不到的,但是在现场上我每次都能发现一些新鲜的东西,不进行实测实量的时候我愿意问,也愿意学,喜欢去跟总包的人探讨施工技术的问题,虚心是很重要的,我经常跟总包单位的师傅们这么说:工作上,我们是讲究原则的,实测实量要严格按照a3标准执行,但是私底下我知道我的现场经验没有你多,我得喊你一声“师傅”向您请教与学习。所以我觉得这些技术上的问题不一定非得在实测实量中学习,经常走走现场,在管理的同时也是在学习。同样,因为这样,我才一直没觉得实测实量工作比较乏味,因为我每天都在接触到新的东西,学到新的知识。
另外我想提出几点建议,每次关于实测实量的数据或者是文明施工的通告上,我们只是对项目内部进行了通报,但是总包单位并不了解情况,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应该跟总包也要进行联系与沟通,比如说邮件抄送等等,能够让总包单位也及时的了解工程中所出现的哪些问题,也好做到心中有数,因为数据要比语言更能清晰的表达问题的所在。再者就是,如果今后有机会的话,我们愿意去沈阳工程管理部去参观与学习,看看沈阳的同事们是如何工作的,如何管理的。好的方法我也非常愿意去学习与借鉴,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在万科,每天都很累,但是每天却又过得都很充实,自从我们来了以后,大致还是向好的方向转变,这样我也觉得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总包单位的改变其实就是对我们工程管理组的认可,我希望今后总包单位的转变不是非常时期的转变,而是一种常态的转变,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希望,任务是繁重的,但是我们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好。努力的去做,对总包负责,对项目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未来,我对自己是充满信心的,我也对我们工程管理组的未来充满信心!超级秘书网: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