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旅游休闲等产业发展,打造全省文化休闲中心;依托即将建设的铁路北货场,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基地,打造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在空间布局上,加快华侨广场、东怡金融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启动工商银行地块、原供电局地块等长江中路商业地块开发,培育城隍庙、淮河路等一批特色街区,推动中央商贸区建设迈上新台阶;积极推动省农资公司、荣事达等商业地块尽快上市,加快推进置地汇丰广场、金鼎国际广场等在建项目,精心打造濉溪路商办新街区;支持华孚城隍庙商业广场发展壮大,加快明发商业广场建设进度,促进北二环市场带尽快形成。
(三)注重内涵提升,挖掘发展潜力,做大工业经济规模
完善工业区道路框架和雨污管网,同步高标准实施道路绿化,启动荣城花园北苑建设,加快经营性用地上市步伐,促进工业区三产服务业发展,推进配套中小学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增强工业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充分发挥区建设资金流量大的优势,做大工业区融资平台,提高融资能力,形成举债有度、用债有效、还债有信、监管有力的良性运转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工业区存量土地资源。增强大杨项目基地功能,整合村居项目基地,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率。
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切实为电厂6#机组、六水厂等省市重点项目做好协调服务;全面落实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政策,大力支持天威合变、伟宏钢构等扩大规模,提高产能;继续实施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奖励政策,积极鼓励华林模具、星辰电缆等实施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切实加强项目合同管理,加快推进迎驾酒业、亚星玻璃等项目建设,确保在建企业如期建成投产;依法开展土地清理,增强企业履约意识,促进签约企业尽快开工建设;充分发挥小额贷款公司作用,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5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20亿元。
(四)加大建设力度,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继续按照“打通主动脉、健全微循环”的要求,做好阜阳北路、界首路等大建设项目的协调服务,实施固镇路、藕塘路等支路改造。抓住四里河、板桥河河道整治机遇,推进南淝河生态补水工程,打造生态廊道和滨水景观。启动梧桐嘉园、四泉花园等大建设复建点二期工程,完成劳动村复建点建设。加快电焊条厂、粮机厂等旧城改造,实施万大郢、姜万郢、郑湾等城中村改造,推进合肥铝厂、建材三厂等危旧房改造,开展龚大塘等老旧小区整治,启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
进一步完善网格化城市管理机制,对接治安防控电子监控系统,推进环城内城市管理数字化。加强背街小巷、各类市场和“五小行业”等市容创建难点的集中整治,积极推进市容保洁市场化,继续推进城区道路保洁机械化。加快实施临泉中路、北一环等道路景观整治,深入开展户外广告整治行动,不断提高道路绿化水平。
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农村道路改造。加快绿色食品、花卉苗木、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拓宽农民致富渠道。总结推广小钱郢、陈龙新村等中心村建设经验,实施大杨镇万亩土地复垦整理,加快中心村建设步伐。巩固提高“清洁家园、绿化乡村”千村百日行动成果,建立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