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筹建时雨小额贷款公司,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合肥电厂5#机组和思润米糠油等列入市“121”工程的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天威合变、伟宏钢构等骨干企业逆势上扬、加快发展。全年完成工业投资44亿元,增长37.1%;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1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达33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98亿元、增加值28亿元,分别增长55.9%和37.3%。其中庐阳工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1.9亿元,增长72.6%,占全区总量的63.2%;完成增加值17亿元,增长51.2%,占全区总量的60.5%。
坚持城乡统筹,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编制三十岗乡和大杨镇总体发展规划,实施王大塘千亩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全区设施栽培农业和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超万亩,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将全区113个自然村规划整合为14个中心村,初步建成汉代风情一条街,高标准实施小钱郢村庄改造,扎实开展“清洁家园、绿化乡村”千村百日行动。改造袁大路、刘冲路等8条总长10.2公里的农村公路,基本完成村村通公路任务;投资500多万元建设10.1公里长的滁河干渠路,成为全市首条乡村景观大道。
(三)坚持真抓实干,大建设再创新纪录。完成长江中路、北二环、四里河河道整治等11个大建设项目以及阳光帝景、金域蓝湾等16个招商引资项目40多万平方米拆迁任务,创造了新的庐阳拆迁速度。建成昆仑花园、梧桐嘉园、荣城花园、四泉花园等四个总计20多万平方米的大建设复建点,2000多户拆迁居民如期回迁安置,安置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在全市领先。长江中路、寿春西路、宿州北路、四里河立交桥等建成通车,北一环、北二环即将全线贯通,主动脉更加顺畅;区承担建设管理的义井路、涡阳路建成投入使用,微循环逐步健全。将全区45个城中村整合为33个改造项目,在全市率先按照《合肥市城中村改造暂行规定》完成韩瓦屋城中村改造,古城四村、五村危旧房改造加快建设,粮机厂、电焊条厂等完成拆迁,德胜门、寿春路215号老旧小区整治全面完成,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扎实推进。深化市容管理体制改革,完成第一轮行政执法人员交流轮岗;投入800多万元,实现城区主干道环卫工作机械化;呼应市政道路拓宽改造,对徽州大道、长江中路等5条道路实施景观整治,对安庆西路、临泉中路等8条道路进行高标准绿化,对高层楼宇实施亮化,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坚持民生优先,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按照“提标、扩面、规范、高效”的总体要求,重点围绕推进教育公平、完善医疗服务、提供就业保障、统筹城乡发展,高标准实施民生工程。投入2000多万元对十九中、古城小学、幸福小学等5所中小学进行扩建或异地重建,面向全省招考60名薄弱学科教师,政府出资免费接送三十岗乡偏远地区小学生上学,逐步缩小城乡教育教学差距,荣获全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称号。投资1400多万元置换包河医院,新建亳州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杏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推拿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规范化建设。扩大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范围,在全省率先取消城乡医疗救助病种限制,率先对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户”实施门诊和住院全额报销制度,率先对边缘家庭进行医疗救助,为城乡一类低保人员和农村“五保户”免费办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4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通过“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区”省级验收。投资1700多万元,建成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