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班团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深化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成效的有益探索。在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加快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将暑期社会实践和班团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是完成集体主义教育这堂大学“必修课”的一种重要方式。
第四,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推广计划。今年年初,由*团委和城市与环境学院联合申报的“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项目获得由团中央颁发的“丰田环境保护特别奖”。基地于今年6月5日正式启动,并于暑期开始实施“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推广计划”,组织了10支重点宣讲团和30余支普通实践团,一方面深入全国有代表性的重点大学,开展环境教育宣讲、知识培训、专题调研等活动,以推动高校建立或完善大学生环境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各实践团队深入重点高校邻近的中小学、社区或农村,从与当地居民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问题入手,进行环境科普宣传和环境状况调研,深入推广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理念,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环境政策建议。如环境学院赴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实践团与四川大学联合开展了“环境教育论坛”,并根据不同的受众对象采取不同的环教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环境教育推广活动。
今年的学生骨干训练营也采取团队实践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以“卓越路,光明行”为主题,组成几个团队分赴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召开地以及在我党历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会议和事件发生地,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式培训的有效方式,引导学生骨干树立远大理想,思考成长成才方向,提升自我教育和团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实践安全
由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涉及地域广、持续时间长、所处环境复杂,为保障活动安全顺利地开展,*团委今始终把团队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作为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并不断探索安全保障的新措施。
第一,严格把握立项申报标准,把好安全实践的第一关。*团委在社会实践团队的立项申报环节中继续推行院系审批同意、《团队守则》领队签字、《个人责任书》成员签字等制度,并要求实践团队上交详细的社会实践计划和安全预案,在预案中明确要求团队考虑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及解决措施。根据惯例,所有的团队必须购买保险才有资格参与立项审批。*团委也邀请保险公司到学校现场办公,方便同学办理,同时为每个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提供10元的保险资助。
第二,完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对实践团队进行有效跟踪。今年,*团委在总结以往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并向院系发放了《实践团队安全管理细则》,明确了院系团委、实践团队指导单位、团队领队、实践个人在安全管理中的责任,突出了实践团队指导单位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团委要求所有实践团队的指导单位直接负责实践团队的安全管理工作,指定各团队在暑假期间的安全管理联络员,与之进行定期联系并作好相关记录,同时也要求他们与*团委保持密切联系,遇到紧急情况及时上报,形成环环相扣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第三,开展全面的安全管理教育与宣传。*团委向所有实践团队下发了多份安全教育资料,其中《*大学20*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手册》中以重要篇幅强调安全问题,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为同学们提供安全建议;实践团队《安全出行一册通》对如何应对各种意外伤害、如何预防上火、如何进行急救处理、如何应对紧急情况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以求增强参与实践同学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意识地提高应变能力和解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