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及时组织农村水毁路的修复,消除了一些通客车公路的安全隐患。我们推行“车头向下、村口始发,四定一挂、程序简化,通村达户、平安到家”的服务理念,降低客运经营门槛,在下堡坪乡开展农村客运试点,总结经验,制定符合夷陵区实际的乡村客运规划,变“堵”为“疏”,实行路、站、运一体化;力求在3到5年内,逐步开通多数通村客运,让农民不仅要走上水泥路,还能坐上安全车。
今年,我们继续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借脑扶智”,为分乡高场村聘请一名农业技术员常年驻村指导,调整产业结构,帮助高场村发展柑橘2000亩;请柑橘专家袁昌忠为农民讲课,印制3000本技术手册送到农民手中;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化肥种子、贫困学生就学、村级公路建设、种养殖业发展、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和解决水污染等许多具体困难,支持该村的发展,帮助农民增收。真诚的帮扶赢得了群众的心,300多名农民群众还联名给区委、区政府递交请功信,送来锦旗,要求为交通局记功。
(二)抓住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迅速整改。我们通过对市民提出的意见梳理分析,发现他们对提高出租车和公交服务档次和质量十分关注。对此,我们积极争取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推动完成了130台出租车车型的更新,对101路公交也实行无人售票,增加城乡结合部的公交班次,并争取区政府支持,上半年将公交纳入财政补贴,解决了老人、残疾人和军人免费乘车的问题;同时,加强驾驶员的教育和治理,加大市民投诉查处力度。如有市民反映金通客运公司一客车将一武汉籍老年乘客甩掉的事件发生后,我局立即责成运管所调查,对该公司罚款2000元,公开道歉,并停止新增线路审批一年。
(三)抓住服务对象关注的难点问题迅速整改。我们通过梳理服务对象提出的问题,重点针对少数交通执法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姜家湾费收站人情车问题、非法运输突出和油价上涨后出租车及客运运价问题进行深度整改。
我们通过案例教育广大职工,促进行风建设。一是整改执法存在的问题。我局抓住太平溪交管站个别执法人员在收费过程中行为粗暴的问题及过去交通系统行政执法出现的一些反面典型案例,用案例剖析教育全体执法人员,提高了行政执法培训的效果。我们对姜家湾费收站人员进行了大轮换,进一步规范了月票制度。针对黄花交管站代中介组织收费,引起乡镇干部误解的情况,局主要领导及时同乡镇领导沟通,责成黄花交管站整改,确保今后不再代任何组织收费。
二是规范服务,提高效能。在服务观念上,增强全局观念,倡导交通工作“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必须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理念,促进交通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的大转变。在服务机制上,修订了《交通系统三个文明建设考核目标责任制方案》,增强对各项工作考核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准确性;交通系统凡能纳入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的事项,均纳入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各单位进一步完善了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公示制,完善工作程序、服务标准,实行首问负责制,规范服务行为,提高了办事效率。我们还组织到区国税局学习经验,完善各项制度,提高行政效能。
在服务手段上。我们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法,做到诚信服务、便民服务、文明服务。今年,我局改版了交通公众网,搭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使机关工作更加便捷公开、规范高效;海事部门简化办事环节,规范办事程序,推行上船签证;如征稽所每月实行短信告知车主缴费,并在全省率先使用“pda移动征费系统”,上门服务方便边远山区和不方便前来大厅缴费的车主;运管所成立便民小分队,主动上门为300多家维修业主审验办证,受到服务对象的欢迎。黄花交管站争取下堡坪乡党委、政府支持,将每月8日定为“四小车辆”的“规费缴纳日”,上门到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