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集体企业改制任务;对已经改制的企业,做好后续服务工作,帮助其尽快做大做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增强机制支撑力。推进行政治理体制改革,加快服务创新,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切实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强化国有资产监督治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善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完善非税收入治理制度,稳步推进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等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理顺县乡财政体制,努力化解乡村债务,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治理办法。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金融财政债权,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组建地方合作银行,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继续实行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完善政、银、企良性互动机制,争取将**建成省级“金融安全区”。同时,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整体活力。
(三)突出对外大开放,在拓宽发展空间上实现新跨越
把发展开放型经济摆到经济工作的头等重要位置,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中之重,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全面开放引资领域,注重利用我县“洞侨”众多的优势,扩大“老乡经济”成果。充分发挥在外**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同全国各地非凡是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为我县经济发展打开更大的通道。在抓好面广量大的中小项目的同时,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调研、筛选、新上一批大项目。要积极鼓励引导现有客商增资扩股,以厂引厂,以外引外,达到办好一个,吸引一批,影响一片的效果。要十分注重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注重承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嫁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要充分发挥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作用,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联系,努力吸引它们来**投资落户。加快推进农业和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下大力气解决有项目招商、有土地招商和有好的体制机制支撑的问题,推出一批重点项目,以利用县外资金的突破性进展带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努力降低投资创业成本,加强基础设施综合配套,保持我县与发达地区在土地、住房、水、电等方面直接成本比较优势,把**建成极具成本效益优势的投资创业洼地。倾力打造积聚人气、吸引客商的投资环境,在全县上下形成“重商、尊商、亲商、融商”的良好氛围。力争“十一五”期间引进内资年均增长30、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0、出口创汇年均增长25。
要拓展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积极融入国际分工,提高经济外向度。加强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建成省级生猪出口基地;重视名牌培育,扩大桔片罐头、水轮机组、优质茶叶、宠物食品、肉制品、锰制品、鞋件出口份额。同时,积极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县域短缺资源。
(四)突出环境大优化,在构筑发展载体上实现大跨越
一如既往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工程来抓,既要硬化硬环境,又要优化软环境,做到软硬并重、双管齐下。
硬环境方面。重点围绕城镇扩容提质和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批事关发展大局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性的重大项目,实现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有效拉动。一是夯实城镇基础设施,增强城镇经济吸纳力和辐射功能。按照“规划先行、产业支撑、以路为纲、扩容提质”的原则,以工业园区、住宅小区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促进城镇建设跨跃式发展,努力实现城镇布局合理、结构功能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优良、县城与集镇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