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风建设、医疗护理、医技药械、后勤管理等方面。因此,医院“达标”的过程就是抓好“精细化管理”“质量年活动”和“医院基层建设”的过程。
一是强化医疗安全,保证医疗质量。通过落实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精神,认真查找医院管理制度、岗位职责以及软硬件方面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1)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广大医务人员在实施各项医疗措施,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时,要始终把病人安全和生存质量放在第一位。并建立了医院新业务风险评估体系,完善了新技术审批制度,保证在风险控制的范围内开展新工作。
(2)构建了医疗纠纷评价体系。客观评价当事人在制度职责、操作程序、技术资格、设备设施等方面的责任,根据责任大小与业绩考核办法挂勾、兑现。从制度上增强了预防医疗纠纷的自觉性。
(3)建立了医疗风险金制度。提高了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
(4)增强了职工的法律意识。组织员工学习《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进行医疗法律知识讲座,提高了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责任。
二是加强基层建设,狠抓基础工作。按照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逐个审核修订并健全完善了基础资料。同时又根据指挥部关于规范基层基础资料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建立了《医院基础资料目录》,把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规范了基础资料。
三是加强招投标管理,解决看病贵问题。今年医院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对设备购置、房屋改造等投资全部进行了招标,降低了成本,保证了质量。医院积极参加地区卫生局统一举办的药品联合集中采购招标,共900多种药品中标。今年四月开始全部按招标价格销售,大大降低了药品费用,最高降幅88%,平均降幅22.16%。
4、开展“三大一提高”活动,促进员工素质提高
一是建立了促学、考学、评学机制。
(1)对医务人员进行学分制管理,学分与晋升、奖励、评先选优挂钩;坚持院内培训为主线,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训练,坚持每两周一学,每季一考,每年一评。
(2)坚持年度科技成果、优秀论文评比表彰制度,持续开展各种业务技术竞赛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坚持院内优秀知识分子评选制度,促进医护人员钻研业务、苦练技术的自觉性。
(3)坚持选拔医疗骨干到外地知名大医院进修学习,注重培养技术尖子人才和造就自己的专家队伍,今年共选派41名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有力地推动了各学科技术水平的提高。
(4)坚持实施“借梯登高”策略,经常请知名专家教授来院进行手术示范、学术讲座等诊疗活动。医院各科、各专业都与上级大医院建立了固定的联系渠道,一旦需要,都能及时得到名专家的指导。
二是开展了大学习活动。
医院每两周利用周一晚上开展全院业务讲座学习活动,内容包括医学新进展、医疗法律知识、医护人员服务理念和员工素质教育等。各科室结合临床实际和本科特点,自行组织开展岗位职责、操作规程、疑难病例讨论以及专家会诊讲课等各种专题学习。
三是组织大练兵和大比武。
医院坚持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操作”为内容的“三基”训练。开设了“三基”训练示教室,各科室轮流进行实地练兵。组织开展了“静脉穿刺输液法技能大赛”,有力地促进了医务人员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