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能力持续增强,节目创新有了新突破,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市广播电视台成功承办世界三大选美赛事之一的“国际小姐世界大会”,广泛宣传了*和*,有效提升了城市形象,也极大增强了*广电的社会影响力。各县级播出机构也紧紧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策划开展了一大批社会反响良好的主题活动,生动反映了各地城乡统筹的实践成效。三是大力扶持对农节目建设。在近年来已陆续投入400余万元基础上,今年再投入95万元文化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全市对农节目建设。目前,市级播出机构和14个区(市)县已完成了对农节目开设,覆盖全域*的市、县两级播出机构对农广播电视节目制播体系已基本形成,对农节目质量稳步提升,广播电视服务“三农”的效果日益增强。新都电视台《梅大姐的故事》在中国首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暨中国第三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电视节目工程颁奖典礼上荣获最佳电视专题片一等奖,双流广播电视台和锦江广播电视站选送的节目分获三等奖。四是积极支持基层广电部门在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指导帮助双流、青白江、温江、青羊等地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多方联动,大力实施集农村数字电视影院、党员远程教育、政务信息公开、实用技术培训等于一体的农村“互动数字电视影院”项目,有效巩固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提升了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水平。
8、健全体制机制。一是组织开展了成委办〔20*〕37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专项督查,督促和指导相关区(市)县对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进一步夯实了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基础。目前,全市276个乡镇和街道已挂牌设立广播电视站,另有40个已确定挂牌;316个乡镇和街道的广电管理经费均按不低于辖区人口每人每年1元的标准纳入了县级财政预算;各区(市)县均制定了基层广播电视站考核办法。二是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广播影视行政管理部门、播出机构、网络运营机构之间的监管协调机制,市、县两级工作联动机制,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和部门工作协作机制,确保了政令畅通和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高效推进。逐步规范了广播影视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保障和监管机制。全年共投入民生工程建设资金约2300万元,投入农民集中居住区广播室建设约900万元,有力保障了各项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
9、完善评价体系。一是研究确立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发射台运行、集中居住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标准,启动了对农广播电视节目评价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二是进一步健全了专家阅评、社会阅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阅评和各级自评相结合的广播电视节目阅评体系,加强和改进了广播电视监测成果应用,初步形成了广播电视内容监测、分析评价、监督管理三者联动的工作格局。三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了覆盖全市广电系统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价办法,促进了全系统执行能力和工作规范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三、以项目推动为重要抓手的广播影视产业发展机制不断完善
10、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一是完成了《*广播影视产业策略发展研究》,初步确定了全市影视产业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二是研究确定并启动了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电影市场及放映网点布局、电视节目综合评价、有线电视发展及“三网融合”等全市“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研究课题。组织进行了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农村有线电视发展、新媒体发展等重点专题调研。
11、强化广电项目管理。一是组织申报了“龙泉广电中心大楼修建”和“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项目,分别入选市发改委初包装和精包装阶段储备项目库,并列入第一批储备项目计划。密切跟踪和协调推进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