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改造。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博物馆,对“伟人**”专题网站全面改版。11月12日,“**研究信息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并对外开放。市图书馆加紧馆藏资源数字化进程及古籍整理进度,今年对2.2万个版面的民国报纸进行数字化。举办“**讲坛”等六大系列26项读书活动,参与读者近14000人次。营造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阅读氛围。
(二)品牌文化活动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依托我市公共文化和文化产业的特色资源优势,精心组织各个大型品牌文化主题性活动。
1、成功举办20**中国(**)国际游戏游艺博览交易会。在市博览中心举行20**中国(**)国际游戏游艺博览交易会,展会的规模、效益进一步提升,人气指数、成交指数再创新高,共实现贸易成交额20.8亿元,比上届增长69%;参观人数近10万人次,比上届增长66.7%;参展企业共166家,比上届多58家,增长54%;专业观众达到1.5万人。
2、成功举办首届全省农民合唱大会。11月,来自全省的20多个团队1300多名农民合唱队员汇聚**,我市派出6个镇区农民合唱团参赛,夺得4金2银好成绩。我市还举办了**市第四届合唱节,全市24个镇区、28个市属单位共52个合唱团参加比赛演出。
3、成功举办第四届社区艺术节。第四届社区艺术节共举办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戏曲演唱、卡拉ok、家庭才艺、小戏小品共五大项比赛,在全市举办各类演出、展览活动达11场 ,全市1**个社区上千人参与了此次活动,观众达5万人次。
4、成功举办第二届**文化消费节。第二届**文化消费节共有80多家文化企业参展,13万人次参加了各项文化消费活动,大大拉动了文化内需,促进本土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政府投入经费的比例从第一届的100%下降为40%,办会从传统模式向“政府主导、企业承办、市场运作”的新模式转变。
5、成功举办“绿色暑假缤纷文化”20**年**市暑期系列文化活动。推出十三大系列86项公益性为主导的文化活动,为全市40万青少年提供了免费优质的文化大餐,首次深入全市24个镇区开展公益艺术培训,共2万多人次免费接受了声乐、舞蹈、合唱、器乐等门类的艺术培训,受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好评。
此外,还精心组织了企业文化节、**市咸水歌大赛、全市青年艺术节等系列文化活动,社会反应热烈。
(三)文艺精品工程硕果累累。
继续实施精品战略,积极探索艺术生产和推介的新机制,涌现一批喜获国家和省重要荣誉的精品力作,掀起业余文艺创作的新高潮。
1、大力打造和推介**本土文艺精品。在**举办了**原创**新民歌 《**》cd专辑首发座谈会。与珠影合作拍摄反映**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巨变的新**电影《**情缘》。
2、业余文艺创作屡获大奖。20**年业余文艺创作总成绩排在全省第四名。以音乐创作为龙头,带动其他门类的艺术创作,其中获全国奖项6个,获省级奖项44个。**同志作曲的歌曲《**》获中宣部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一等奖。歌曲《**》、《**》等先后获得**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以及**文化艺术奖。**合唱团在**省第九届“百歌颂中华”中获合唱金奖和指挥金奖。
(四)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