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大力打造“文化民生工程”,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全覆盖,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文化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品牌文化活动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文艺精品工程硕果累累;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广播电视管理工作卓有成效;文化市场管理和监管工作规范有序;特色文化产业实现品牌效应;文化管理效能显著提升;进行讲述。其中包括: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文化惠民”工程成绩斐然、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成功举办20**中国(**)国际游戏游艺博览交易会、成功举办首届全省农民合唱大会、成功举办第四届社区艺术节、成功举办第二届**文化消费节、成功举办“绿色暑假缤纷文化”20**年**市暑期系列文化活动、大力打造和推介**本土文艺精品、业余文艺创作屡获大奖、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得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成绩喜人、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顺利推进、改善全市有线网络整体质量、加强广播电视播出及网络安全管理、强化文化市场的审批与监管、加强新闻出版管理、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程度有效提高、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活动、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具体材料详见: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以建设文化名城、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工作目标,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力打造“文化民生工程”,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全覆盖,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文化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名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工作归结如下:
(一)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
20**年,市文广新局把工作重心进一步向农村倾斜,大力加强农村和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家书屋、农村(社区)文化室全覆盖,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1、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20**年,建成农家书屋、文化室101间,三年来共建成了287间,实现村村(社区)建有农家书屋、文化室。在**开发区、**镇建成了市图书馆分馆,目前还正在推进**海洲图书分馆的建设。
2、“文化惠民”工程成绩斐然。**故居纪念馆对社会免费开放,全年接待游客达137.8万人次,同比增长35.8%。市图书馆服务读者人次达到66.3万人,读者满意率调查为96.1%。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覆盖率大幅提高,构建起市、镇两级图书馆、市图书馆分馆、汽车图书馆、图书服务点、农家书屋、文化室相结合的公共阅读服务网络。市群众艺术馆坚持经常开展公益文化活动,全年举办公益性文化活动50多项,受益人数约40万人次。市博物馆全年共接待观众36万多人次,共举办了43个展览。文化中心举办各类活动192场次,吸引了8.5万人次走进剧场。全年在农村放映电影1700多场次,实现全年每月每村放映1场数字电影。全市现有文化广场377个,文艺社团699支,年开展文体活动超4000场次,全市文化广场呈现“天天有活动、节节有演出、处处有亮点”的群众文化新气象。
3、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根据创建5a级旅游景区规划要求,对**农业展示区道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