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学校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一个出色的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取得教育成就的基本条件。”200*年3月20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省、市教育部门也先后下发有关文件,出台新的举措,要求各地要大力推进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政府、*、区属学校领导以与时俱进、创新求实的精神,高度重视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工作。我们认为:图书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最重要、最公共化的教育资源,是配合新课改进行教育教学科研、培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可或缺的两翼,图书馆建设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一个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我们提出:办不好图书馆,就不是一所好学校。下决心把图书馆建成具有一流条件、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学校标志性工程,成为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成为师生求知和向往的地方,成为学校最亮丽的景观。几年来,区政府有关领导亲临学校指导工作,为学校图书馆建设出谋划策,拨出专项资金给予大力支持;*先后组织中小学校长、图书馆管理员到江苏常州、浙江杭州、河北唐山等图书工作先进地区参观学习,邀请全国知名图书馆专家张正和教授来我区讲学,是中小学校长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在工作中高度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制定了《区域性推进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方案》,根据区情实际,本着实事求是、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舍得投入,加大投入,。各学校在图书馆建设中舍得投入,精心施工,重点扶持,在功能教师紧缺的情况下,优先保证图书馆的需要,为图书馆选用最大的教室,一个教室不够就再上一个教室,高规格设计施工、高标准配备图书,出现了争先恐后创建省中小学一级图书馆的局面。200*年以来,我区用于图书馆建设的资金共计700多万元,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一批高标准、有特色的省一级图书馆。
三、充分利用是做好图书馆建设工作的根本
建设高标准图书馆的目的,说到底是吸引读者,是使用。我区的中小学图书馆虽然规模不同、风格各异,但是,各学校都在充分利用上做文章,在如何使用图书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学校结合阅读课,将图书馆建成学生的第二课堂,开展了有声有色的师生、亲子读书活动,把读与写结合起来,在图书馆内开辟展示区,展览师生读书成果,如读后感、读书笔记、发表作品、自办小报等,图书馆让每个学生都能吸取丰富的知识营养,成为潜在的、延伸了的课堂,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一些学校还配合读书活动,依托图书馆,创办校园文学社团,办起师生、家长喜欢看的校报、校刊,取得了明显效果。更可喜的是,我区很多中小学校长带头走进图书馆,带头改变中国人的读书窘境。校长读书带动了教师读书,教师读书带动了学生读书,形成了学习型校园的良好氛围,为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书香校园是做好图书馆建设工作的终极目标
理想的学校图书馆最终形态应该是“书香校园”,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是我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工作的终极目标。一个人读书的黄金时间在中小学,在中小学营造读书的氛围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我区中小学把图书馆建设根植于校园文化之中,把图书馆建设与学校的教育科研联系起来,与教师的专业成长联系起来,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联系起来。师生需要的,就是图书馆建设要做的。我们把图书馆建设放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空间进行,班级里有图书角,各个专用教室有专业图书架,学校的走廊、大厅、花园、甬道两侧、绿荫之下都有师生阅读的桌椅。书的香气就象花香一样弥漫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读书对老师、学生来说是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