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进理念是做好图书馆建设工作的关键
加强图书馆建设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中小学图书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担当的责任越来越重大,功能也在不断扩展,图书馆建设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具体讲,图书馆要成为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教师教学研究的给养基地、领导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谋。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遵循了以下几个理念:
一是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中小学图书馆是为师生服务的,是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及专业发展服务的,是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服务的。因此,我们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按照取之于师生、服务于师生的指导思想,在广大师生中征集图书馆设计方案,开展《我心中的图书馆》征文、设计活动,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吸纳师生中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在图书馆的色彩、样式、空间等方面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服务形式,体现儿童性、趣味性、文化性和艺术性,普遍采取了大空间、小隔断、借阅网一体的建设思路,把方便师生借阅放在首位,书架由高变低,开架阅读。图书馆安装了背景音乐系统,使读书变的轻松愉快。
二是扩展功能、整合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展了图书馆的功能,以前知识和信息的唯一载体是书,现在有了网络,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了,学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信息快车道。我区把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教育信息化结合起来,普遍采用了微机管理,实现了图书阅览微机化;增加了电子阅览,配置了大量电子图书,实现了图书阅览电子化;阅览区配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供阅读课教学使用,实现了阅览阅览直观化;在图书馆附近设立报告厅,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实现了阅读、研讨、展示一体化。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把信息技术引入图书馆,信息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
三是回归生活、养成习惯。我区在中小学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始终把读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给读者创造一个优良的读书环境,各学校开动脑筋,把大树、绿叶、花卉引入图书馆,就连窗帘的选择也颇具匠心,使读者有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的感受。在装修过程中,所用材料均考虑了环保因素。一些学校还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楼顶、花园、长廊,开辟了室外阅读空间,放置了不锈钢座椅、大理石桌凳,设计了富有文化气息的遮阳蓬、亭台,使室内、室外遥相呼应。各学校均在图书馆室内外,设置了人文性、激励性的名人名言,有的学校还增加了图书馆常识介绍。这些做法都是为了给读者创设一个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阅读环境,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在这格调高雅、宽敞、安静,富有浓烈文化气息的环境中阅读书刊,增进知识,塑造灵魂,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产生兴趣,受到教育。
四是贴近课改、延伸课堂。教师的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学校图书馆,教师备课离不开图书馆,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离不开图书馆。实践证明,凡是在教学活动上成绩显著,业务素质能保持在较高水平上的教师,我们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经常在图书馆出现。各学校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紧密配合新课改,开辟新课改专区,有针对性地购置大量与新课改有关的图书资料,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课改研究,同时,为学生准备大量的阅读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课前准备资料,课后进行研究,使学生从小学会检索资料、写小论文,从小就养成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研究的习惯。
二、领导重视是做好图书馆建设工作的前提
关于中小学图书馆的地位,早在*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宣言》中就指出:“中小学图书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