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开局之年,今年。更是市加快推进一流中等乡村建设的关键之年。半年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局以推进新型乡村化为契机,加快推进城乡规划编制,以创建“双优”示范单位为着力点,切实强化内部管理,全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加强规划龙头地位。
乡村建设是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器。局始终坚持以规划编制为重点,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加快城乡规划编制步伐,完善城乡经济发展能力。
局运用发展创新的眼光,继续深化各项规划。依照“一流中等乡村”建设的要求。继续加强与省设计院技术合作,对重大规划设计方案,全面实行公开征集和招投标制度,对规划调整和规划成果,实行公开公示和规划听证,加快城乡规划编制步伐。启动编制了城北区排水专项规划,完成了城北区、武广新城控制性详规及西湖南路、德泰隆新区梅桥12组安置区、华欣小区、腾凤新城一期、老年人活动中心、开发区中小企业守业园区等修建性详规,完成了武广新城站前广场艺术谋划设计、大道及周边约3km2乡村景观设计,完成了轻型耕田机建设项目、腾凤农产品综合加工项目、林月农产品加工项目、宏远钨业硬制合金项目、太阳能非晶硅瓷电薄膜模块项目等工业园区企业项目的规划编制,完成了梅桥污水处置厂平面规划,半年完成各类规划23项,面积约71.252平方米,乡村功能逐步加强,经济发展能力明显提高。
局启动了大市乡总体规划修编,全面推进村镇规划。为深化推进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小水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加快完成了新市镇文化路及高新路、哲桥镇农贸市场、小水镇商贸城、夏塘镇夏兴大道等详细规划,进一步深化村镇规划,逐步扩大村镇规划覆盖率。
二、发挥规划统筹作用。
局以加快推进一流中等乡村建设为根本,城乡规划是乡村建设和管理的直接依据。着力推进全市重点工作,全面推行规划制度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规范规划审查的方式和程序,规划审查制度化。健全市规委工作机制。完善“政府主导、专家领衔、部门配合、公众参与”科学决策机制,半年召开局方案评审会议12次,评审项目190个,专题评审会议7次,审查项目42个,市规委审查会议3次,审查项目42个,对涉及全市发展大局的公共规划和重要项目规划方案进行审查把关。
对审批项目进行批前公开、批后公示,规划管理信息化。通过政府网、城乡规划局网及电视台等媒体。全面实施“阳光规划”规划管理的信息化逐步加快。全年审批建设项目120项,面积约83.44万平方米,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97个,用地面积31.68平方米,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84个,建筑面积50.02万平方米。
及时掌握工作动态,规划执法日常化。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视察武广新城规划执法及《城乡规划法》执法检查活动。全面进行整改落实。切实加强日常巡查,大力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大违法违章建筑查处力度。半年共查处两违建筑89项,结案81项,结案面积7.81万平方米,下发整改通知书130份,对武广新城、铜罗州等27处两违建筑进行强制撤除,面积约0.536万平方米,有力地查处了违法违章建设行为,树立了规划权威。
加强政务中心建设,政务环境公开化。围绕“双优”创建和作风建设。坚持热情周到接待、方便快捷的操持、严谨高效的审批、依法公正的监督,严格依照告知、受理、操持、发件、办后征求意见、入库归档六个规范顺序进行规划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