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的情况进行评议,以便发现问题,促进有关部门认真整改。
三是健全政务公开的反馈制度。广开与人民群众双向联系的渠道,通过设立政务公开意见箱、热线电话、电子信箱以及领导接访日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对政务公开和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及时释疑解惑,消除误解,纠正工作的偏差。对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新闻媒体、当面回复、电话答复、上门面复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反馈,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
三、抓创新,不断推动政务公开工作上新水平
政务公开工作要深入持久、保持旺盛生命力,就必须不断创新,使政务公开工作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步深化和提高。同时,把政务公开创新与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扩大政务公开的联动效应。
首先,规范和创新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一是实行点题公开。目前政务公开什么,不公开什么,公开程度如何均由政府部门自身决定,没有从行政管理相对人的需要或要求出发。这是低层次的政务公开。我局以提高政务工作透明度为目标,注重针对性、坚持真实性、讲究时效性、强调操作性,加强政府机关与群众的信息交流,通过各种途径,鼓励群众积极点题,从广度和深度上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凡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决定,或群众想了解政府的信息,只要不属于党和国家秘密的事项,都向社会公开,使政务公开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展开。通过点题公开,打破时空界限和行政机关层级与部门之间的界限,提高民政工作内外沟通的效率,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和政府施政意图、思路。二是拓宽公开渠道,增加公开内容。在编印10项服务承诺手册、设立政务公开栏等公开形式的基础上,我们还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在区政府网站民政专栏上,向社会公开民政机构工作职能、政策法规、办事职责、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办事时限、办事结果和监督渠道。2004年6月,区社区服务综合楼落成后,我们采取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高科技手段进一步拓宽了政务公开的形式。在公开内容上,我们采取事前、事中、事后和长期、定期、临时公开相结合办法进行公开。凡属永久性内容,采取长期公开,如机构职能、法律法规等;凡属经常性工作,采取按季公开,如年度计划、工作重点等;凡属临时性事项,采取随时公开,如为贫困户修建危草房、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公示等。
第二,把政务公开与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和加强窗口单位效能建设结合起来,实现服务提速。我们按照“应减必减”的原则,对审批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对于不符合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行政审批都加以改革和精减。共取消和精减行政审批项目12个。同时,为进一步严格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推动政务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我局在全区民政系统推行了《严格工作纪律、规范日常行为的若干规定》,从日常行为规范、服务基层规范、工作质量规范、廉洁自律规范和执纪监督规范等五个方面对全区民政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要求,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公开政务、规范服务、树立民政自身形象”的活动成果。使政务公开工作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成果上巩固,政务公开工作得到全方位、立体式的拓展。从2002年起,我们每年都在全区民政窗口单位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将婚姻登记、收养登记、寄养服务、殡葬服务等工作能公开的尽量公开,做到规范、透明、有序。
第三,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创新政务公开的手段。我们把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监管的有效性和政务服务的便利性,作为发展政务公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政工作的各种职能和具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