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计量工作扎实开展。全市26091台(件)强检工作计量器具基本做到按周期检定。大中型企业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98.82%,较好地发挥了计量工作对促进企业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基础和保障作用。推进计量检测体系确认,提高企业计量保证能力,**供电公司通过了一级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公司通过了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现场核查,“c”标志评价实现了零的突破。加强了农资市场商品量的监督检查,对市场上的“公平秤”及时进行检定,使“公平秤”公平、准确,真正成为“放心秤”。深入开展集贸市场和加油站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集贸市场和加油站的计量活动,有效地打击了短斤少两等计量欺诈行为。在春播秋种、午季和夏粮收购季节,对农资销售市场和粮、油、棉收购站点用于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进行监督检查,全年共检查站点200余个,计量器具达600余台(件),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利益。
>市场准入体系逐步完善。组织43家企业进行了人造板、眼镜、建筑外窗生产许可证管理细则的宣传贯彻,完成了白酒、水泥、汽车制动液等16家企业换发证工作。目前全市已有31家企业获得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14家企业通过审查评审。全面推进许可证年审工作,完成了26家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年审。加大无证查处力度,查处生产、销售无证产品违法行为9起。深入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受理小麦粉等五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办证申请39家,新十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办证申请2家,组织对已获证的55家企业进行了逐户复查,顺利通过了省局检查验收和抽查复审。完成了肉制品等十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必备条件调查,对新十类食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进行了全面宣贯。对获证企业,继续加强证后监管,保证企业生产条件符合发证要求。通过严格市场准入,获证企业生产条件、卫生环境、质量意识、质量管理都有了明显提高。
市场经济秩序得到规范。今年以来,全市质监系统实施质量打假行动60余次,办理质量案件382起,端掉制假售假窝点3个,查获假冒伪劣产商品货值达500余万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