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对地膜玉米、脱毒种薯、低产果园改造、红枣丰产栽培等6项适用技术进行认真培训和指导,使每个农户至少把握1——2项适用技术。为了使科技进村入户工作深入有效开展,我们对所参加的人员进行了思想教育。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岗位责任书,要求每位同志深入农村农户时间不得少于100天,每个工作组每月必须向局里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
七、大力引进推广新型农机具、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1、为了贯彻落实“中心1号”文件精神,兑现农机具补贴政策。今年我们组织农机治理推广站全体人员深入到农村了解农民最急需最适用的农机具,并多次与上级业务部门联系争取,先后引进推广各种农机具48台,其中饲草加工机36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2台。
2、地膜玉米是一项保粮工程,今年市上给我县下达2.5万亩地膜玉米种植任务,经过我局领导的精心组织和全体人员的艰苦努力,扎实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市上下达的2.5万亩种植任务,地膜玉米目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3、今年农技站对多年来精选的三个优良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大面积推广,推广面积达12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75。同时农技站还引进推广大豆优良品种`3个(东大2号、东大3号、丰临5号)今年推广面积1000多亩,根据往年的试验示范结果看,平均增产幅度达30以上。通过我局和农技站的共同努力“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得到了市上的审批立项,“科技示范园”实施地块我们已进行了落实,等资金一到位,即可全面开工建设。
八、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继续实施阳光工程
今年我们在去年培训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和投入,逐步完善制度,理顺体系,加强治理,截至6月底,共举办农民科技培训班48次,培训农民达4560人次,基本实现了培训一名合格一名,输出一名,就业一名的培训目标,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九、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和监管力度
1、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农业应对入世挑战,提高我县农产品市场竟争力,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我们在去年6万亩无公害红枣生产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基地建设,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努力完成了4万亩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任务。为了加深枣农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理解和熟悉及提高枣农的生产积极性,在春耕伊始,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县十万亩无公害红枣基地建设动员会及公司捐赠支农物资”仪式,会上马治东县长就发展无公害基地建设做了重要讲话,公司总经理白如祥向枣区七个乡镇的枣农无偿发放了化肥300吨,喷雾器2300台,农药5吨,总价值达50多万元。这一举动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效的解决了农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县今后红枣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我县现有省级龙头企业1个,市级龙头企业2个。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其支持力度,多次组织龙头企业负责人外出参观学习,并通过多种渠道给他们
半年来,在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扎实工作下,各项农业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但与上级要求和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存在一定问题:一是事业经费短缺,影响了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二是为“三农”服务工作还到位不够全面。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努力工作,继续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发展特色产业,二是继续抓好重点项目工作,确保年底顺利完成,三是进一步做好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