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狠抓有形市场建设。依托麒麟农贸大市场,大力发展和兴建一批专业批发市场,不断完善市场网络和功能,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市场+龙头+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我镇建成了仔猪、耕牛、木材、花卉苗木、小商品、农贸六个专业市场,并且准备在永安工业功能区拓展建材交易、仔猪交易两个新型专业市场。去年,六大专业市场的交易额已达1.8亿元,农民从市场经营中人均增收约300元。二是狠抓无形市场建设。围绕优势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农民经纪人。几年来,在麒麟、阳和、新安等村共培育粮食、生猪、苗木经纪人300多人,成立专业协会2个(生猪、苗木),覆盖全镇7个行政村,带动农户3000多户,使我镇农产品参与大流通,从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让农民从贩运、销售等环节中获得后续效益。
4、强化服务,突出抓好科技进步。近年来,我镇着力三个方面服务,即:一是扩大“种子工程”,抓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良种推广。利用省农科所在我镇阳和村建立科技示范园区培育良种的优势,将基地建设扩大到团结圩、石婆大畈等圩畈区,使全镇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二是健全农技推广网络,抓好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利用传统的“三、六、九”集市,开展科技赶集、农技咨询并请专家现场讲解指导。利用国家农业部捐赠的科技书籍,在麒麟等4个行政村建立了农民科技书屋。同时,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建立镇农技干部联系农户制度,示范推广重点农业技术,在阳和、梅花建立了以致富带头人为主的科技示范户,每年组织党员群众进行参观学习,大大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三是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抓好销售信息服务。开通了农网信息,及时为企业和农户提供产、供、销一条龙信息服务;实施了与能人大户及龙头企业农产品供求信息“一卡通”工程,定期向他们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明白卡”,每年利用农网收集发布信息近千条,有力地引导了企业生产和销售。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县域乡镇中处于较先位次,但整体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状态,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民收入增幅较慢。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作物还是以水稻、油菜为主,经济作物在农业中的比重较低,农村经济特色不明显,农民增收还是以外出劳务为主。
2、农业规模效益不大。我镇虽有不少种植、养殖大户,他们种、养殖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全镇90%的农户还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传统的生产经营,导致产业规模小且分散,很难形成更多的种植大户,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不利于形成规模,形成基地。目前, 我镇的种植业只是在圩区形成了规模种植。
3、龙头企业较少,带动能力一般。目前,我镇只有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一家和农业产业化县级龙头企业一家,它们只是进行农产品初加工和仔猪交易,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缺乏,还不能最大化创造农产品经济效益。
4、资金不足,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不快。
5、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农户与龙头企业、中介组织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服务体系,注册专业中介组织极少,农民经纪人文化程度较低等。
四、建议与对策
针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年的发展中,将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发展农业产业化提升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来认识,增强紧迫感,树立扶持产业化经营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要正确认识,科学对待,为发展农业产业化扫清思想认识障碍。
2、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