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总结 麒麟镇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麒麟镇地处枞、桐、庐三县交界,是传统的农业大镇,总面积91.5平方公里,有7个行政村,人口43777人,耕地40236亩,山场15767亩,水面25823亩。境内田冲、山岗、圩畈相间,枞桐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近年来,镇政府立足自然和区位优势,确立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以加快主导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营销业等龙头企业为主攻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建基地、壮龙头、拓市场、强服务,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和优质产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落实到村,把科技服务落实到户,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2008年,我镇实际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比上年增收800元,增长20%。
二、经验与做法
1、建设基地,突出发展优质农产品。近年来,我镇坚持建设三大特色基地,一是坚持因势利导,建立畜禽业基地。着力寻求畜牧业、养殖业发展的突破口,用现代手段改造传统农业,注重抓点带面,先后涌现了白马肉鸽养殖基地、梅花团结圩媒鸭养殖基地、岱鳌泊塘肉牛养殖基地、麒麟阳和三元杂交猪养殖基地,建成了远近闻名的三元杂交猪繁殖交易为主的畜牧交易中心。2008年,全镇出栏生猪7000头,出笼禽类75万只,肉牛1000头,畜牧业产值约6000万元,农民从畜牧业收益人均增收208元。二是坚持把握市场导向,建立花卉苗木基地。结合花卉苗木市场需求,建成了占地近800亩的新安花卉苗木基地。三是坚持集约经营,建立商品粮基地。结合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争取国家投资3100万元(梅花团结圩2300万元,阳和大畈等800万元),对梅花团结圩进行了土地整理及复垦建设,对阳和大畈、石婆大畈等进行了土地综合治理建设,建立了梅花团结圩、阳和大畈、岱鳌大冲、泊塘谷丰圩四大商品粮种植基地。去年,全镇双季优质稻播种面积84800亩,实现总产40280吨,比上一年增长10%,农民从商品粮种植基地的规模经营中,人均增收达200元。全镇涌现出20多个种粮大户,其中王其义同志荣获“全国种粮大户”光荣称号。
2、壮大“龙头”,突出发展优势产业。我镇在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的发展上,重点抓好“两个结合”,即:一是把政府推动与政策引导结合起来,提高龙头企业的经营水平。为发展粮食深加工,企业与金融部门牵手合作,联合投资120万元,更新了市级龙头企业枞阳县麒麟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加工设备,扩大了加工规模,提升了大米质量,并注册了“麒麟香”品牌商标,麒麟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还与近200户农民建立了非常稳定的签约订单关系,订单面积约千亩。目前,“麒麟香”大米远销上海、广州、新疆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二是把招商引资与企业要素参与结合,实现资本盈利、产业拓展、农户增收的“多赢”局面。利用花卉苗木这一具有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来浙江等地十几个大户进入新安花卉苗木公司,投资600多万元,形成幼林抚育、花卉培育、成林管护、苗木寄植、花木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链条,产业辐射麒麟、阳和、石婆等4个行政村,吸纳大户120户,相关从业人员二千余人,苗木花卉常年销往江、浙、沪等省市。依托县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麒麟仔猪繁殖交易公司,编制仔猪产业化可行性项目报告进行招商引资,并积极联系黑龙江客商来我镇建设粮食深加工项目,力争形成生猪饲养、饲料加工、冷藏储运为一体的深加工项目。
3、拓宽市场,突出抓好市场体系建设。近年来,我镇在拓展市场上,狠抓两大市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