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以上农业园区建设成果,突出抓好杜村(韩国)花卉大世界、里岔东山花卉基地和马店罗瑞花卉园三处花卉基地建设和营海镇宝荣水产科技示范园高密度大棚养虾基地和杂色蛤育繁基地建设,同时规范和提升胶西、胶莱两处重点万亩蔬菜园区和胶北、铺集两处重点果品园区建设质量。全市新建和完善农业园区*处,新建扩建*万亩,总面积达到*万亩,上半年全市农业园区完成建设投资*亿元,实现经济效益*亿元。 二、围绕市场竞争抓质量,在“三品”工程上求突破 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要有竞争力,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我市从品种、品质、品牌抓起,注重培育特色优质农产品,以质量促竞争,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一是抓品种引进。我市通过多渠道引进优良品种,2008年通过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科研单位引进蔬菜、果品、粮油名优新品种68个。建设了蔬菜育苗基地、苗木基地、大椒良种繁供基地、土豆繁育基地等7大良种繁育基地,全市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率达到100%,专用率达到40%以上。二是抓品质提高。重点是围绕我市作为农业部确定的第一批全国百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示范基地县和50个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县建设,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2002年至2008年,我市按照国际市场标准,共制定发布了36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其中:种植业29项,畜牧饲养4项,水产2项,林业1项。同时积极搞标准化示范点建设,确定了9个示范基地、4个示范镇、68个示范村、3个示范加工企业四个示范层面,实行专家包基地、包项目、包示范点制度。建立了全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和重点农贸市场快速监测点,提高了全市上下标准化生产的意识和水平。全市无公害种植基地总数达到61个,规划总面积达到51.89万亩。组织胶西、胶莱、胶东、洋河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15处,申报洋河地瓜、花生,胶西、胶莱马铃薯、大葱及大白菜等农产品认证21个。三抓品牌培育。我们围绕国际市场需求,突出地方特色,努力提高各级品牌意识,重点培育了**大白菜、羊角辣椒、北梁蜜桃、**湾杂色蛤等特色产品,扩大品牌效应。去年我市对“**大白菜”进行了种质资源保护与培育开发,在胶东镇建立了**大白菜保种繁种选种圃,在原产地南三里河安排了封闭式高标准**大白菜生产示范基地30亩,并成立了“**大白菜”协会,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产地证明商标注册,实施原产地保护。这些工作将极大提高**大白菜的产业化开发力度,并有望使“**大白菜”品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产品弛名品牌。 三、围绕提高组织化程度,在新型合作组织建设上求突破 培育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推动小生产与大市场紧密结合,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的有力举措。近年来,我市坚持“示范先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逐步普及”的原则,重点发展了五种类型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一是依托技术骨干,大力发展技术推广型经合组织。我市以农村具有种植、养殖专业技术的能人为带头人,发挥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的主体作用,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一片兴一业,组成经济联合体。洋河奶农协会,会长葛玉钦原为洋河镇畜牧兽医站站长,高级兽医师,他凭借畜牧养殖方面的专业技术1997年成立了洋河镇奶农协会,并带动一大批致富能手、专业大户纷纷加入协会,通过科技推广,提升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洋河镇由1997年的17头奶牛,发展到现在的1800头,每年增加收入300多万元,奶业总收入1400多万元,实现了农业由二元种植向三元种植结构的转变,畜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56%。二是依托“两委”组织,大力发展基层组织牵头型经合组织。我市结合当地的主导产业,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