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施等“五新”技术为重点的“强农富民送科技”活动。大力推广实用新技术,引导种植新品种,办示范点8个,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6项、新品种8个,其中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入户率达90%以上。二是切实加强农民培训工作。举办技术培训班32期次,受训农民5200人次场;现场咨询5000人次。三是切实加强病虫害测报和有害生物防控。对全县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系统观测、准确预测预报病虫害发生期和防治适期,印发病虫情报,指导农民及时防治病虫害。茶亭、黄金等乡镇发生稻矮缩病危害后,积极争取省市农业主管部门支持,采取有效措施防控,共投入50万元,有效的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四)、以“法制兴农”为宗旨,不断强化法制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迈出新步伐
组建了县农产品检测中心,添置了农残速测仪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群众食菜安全。定期和不定期对全县各蔬菜基地和红旺市场、波特利超市和光明村的几家农家乐进行蔬菜抽样检测,共抽检806个批次2681个样品,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食用蔬菜安全。以加强源头治理为重点,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强了农资市场监管。3月份和7月份组织开展对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328人次,执法车辆37台次,检查农资经营户325家。通过农资市场整顿,保证了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的质量,确保了全县农业的安全生产。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种植户的职业道德水平,指导科学合理施用农药。推广新型高效无公害农资和安装频振式杀虫灯直接减少施药的次数与数量。各项措施多管齐下,保证了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
(五)、以“支农惠农”为动力,积极运用惠农政策,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一是积极争取农业项目立项。确立了“内资外资一起争,有偿无偿一起抓,引资引智一起上”的方略,建立农业项目库,加大项目论证力度,千方百计争项目,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组织申报了“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等一批农业项目,落实省市级以上财政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二是组织农业项目实施,成功拉动内需,确保项目效益发挥。争取投资252.1万元,在乔口建设标准粮田1万亩,投资210万元,在格塘乡组织实施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发展优质稻产业化项目,通过完善田间沟、渠、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田排灌能力,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耕作效率。争取省厅和市政府支持100万元,办好了新康、格塘等两个农业部双季高产万亩示范片,借此推动大众垸现代农业发展。瞄准热门专业抓培训,围绕劳务市场促转移,全年培训农民工2000人,“阳光工程”培训成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打造望城劳务品牌的主体工程。选址白箬铺镇光明村、乌山镇黄花岭村和格塘乡格塘村,组织实施乡村清洁工程。争取上级投入70万元,组织部门和村民配套投入161万元,完成了70户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通过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使用、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态意识不断提升,农村生活和生产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三是会同财政、统计部门统计核实了粮食直补、农资补贴、良种补贴和油菜补贴资金发放。会同财政、保险部门抓好了水稻保险工作,做到了应保尽保、实事求是理赔,特别是晚稻出现黑条矮缩病以后,主动请示,积极协调,及时启动保险理赔程序,把群众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六)、以“文明进步”为目标,努力加大创建力度,四个文明建设整体推进
一是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