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播音员、名主持人。
三、大力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组织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以“回顾‘十五’辉煌成就、展望十一五’美好前景”为主题,以基层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宣讲对象,以“讲成就、讲政策、讲思路、讲机遇、讲目标”为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进农村牧区、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
“四进”活动,凝心聚力,引导干部群众努力为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而奋斗。加强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围绕纪念建党8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0周年,精心谋划组织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出一批群众欢迎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品牌,适当时机召开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现场观摩会。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三下乡”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牧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围绕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和“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总体思路,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采取举办赤峰“企业文化讲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形象展示活动、组织评选“赤峰市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形式,打造企业文化竞争力,塑造企业形象,为加快企业改革发展提
供精神动力。加强和改进典型宣传。广泛开展“学习先进,树立典型”活动,着重推出一批在以往的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富有时代特色的典型事例和各条战线的模范人物,通过报告会和新闻媒体等多形式、多角度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9扬i气的浓厚氛围。
四、努力建设民族文化大市,全面活跃城乡文化活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加强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以精神文明建设“1今一工程”精品创作为龙头,以我市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观实成就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重要源泉,进一步促进和繁荣文艺工作。抓好市文联各专业协会的换届工作,充分发挥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奖优秀作品,繁荣文艺创作,推动大片、大作、好剧、好歌的创作。精心打造品牌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我市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和蒙元文化品牌。举办“首届中国·赤峰红山文化节”,精心策划,合力运作,逐步把红山文化节打造成为全区乃至全国的品牌文化活动。进一步打造、拓展、提升巴林石节、草原文化旅游节、王府文化节等各具特色的文化节
庆活动,逐步形成系列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广泛开展集镇文化、乡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举办全市乌兰牧骑文艺调演,举办首届全市民间绝活大赛。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提升档次,发挥规模效益,加快特色博物馆建设步伐,使之成为我市的又一历史文化品牌。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继续实施好“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电视进万家工程”、“草原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大力开展历史文化宣传活动。继续与央视《探索发现》栏目合作,拍摄播出10集大型历史文化专题片《大辽轶事一讲述契丹民族从兴盛走向衰亡的故事》。组织力量编辑《赤峰古代文明》一书。举办《创新赤峰文化论坛》暨“赤峰文化创新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策划“十一五”期间红山文化、辽文化国家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申报项目。
积极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