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倾向性思想问题,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加快全面建设小康步伐。
1、深入调研、把握舆情。要有重点地选择不同领域和不同群体,不定期的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馈社情民意,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群众所思所想结合起来,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各项具体活动中,与兴办实事、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实在,入心入脑。
2、分层施教,注重实效。农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要切实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民主法制、移风移俗,更新观念的教育,并把这些教育与“十星级文明农户”和文明村评选结合起来;青少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焦点,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认真落实”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德育网络,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区分层次、突出重点,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积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四有”新人的基础工程。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重点抓好以下环节的工作:一是要坚持开展道德教育活动。要进一步修订完善乡规民约,建立道德评议会,设立道德教育宣传壁、宣传栏、牌,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让《纲要》的主要内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组织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要注重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各有侧重、整体推进,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其政治道德素质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修养,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做好表率;二是要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在不同领域广泛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的群众性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吸引群众普遍参与,使人们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引导人们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个好建设者,在家庭做个好成员;三是要开展以“树形象、做表率、争一流”为主题的典型事迹巡回宣传活动,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四是继续推行公民道德实践示范点建设,在村组、驻瓜单位、学校培育推广道德教育实践示范点,以点带面,不断推进道德建设;五是强化道德建设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党纪政纪、行业规章制度的规范作用,逐步建立健全道德监督机制,树立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尚。
四、广泛参与、注重实效,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要求,以道德建设为重点,整体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创建工作要在深入、巩固、拓展、提高上下功夫。要以讲文明、树新风为龙头,把创建文明村组、文明行业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抓出成效。要广泛开展企业文化、村组文化、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1、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要以农村“八大工程”为主线,以“十星级文明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