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建设,涉及到全县21个乡镇的13万家种粮农户,通过引导、种植、推广优质品种,提高了粮食的商品价值,各订单企业收购价均比市场价高出0.02至0.08元/每市斤,为种粮农户增收达xxx余万元。
(五)开展助农小粮仓建设,融入新农村建设活动。我局把“助农小粮仓”建设作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召开了专题会议,制定了“政府规划,合理布局,美观实用”的建仓原则,千方百计自筹资金xxx万元,抽派县局5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等地,建成了密闭性能好,造型美观,既能防鼠防虫、又能防火防潮的新型小粮仓xxx个。同时,我局把小粮仓建设与农户签订“助农科学储粮售粮协议”相结合,县局免费给农民改建小粮仓,农户留足当年口粮后,剩余粮食的80%卖给县粮局所属粮食购销企业,并按比市场价高1%的价格结算粮款,为农民“卖粮难”解除了后顾之忧。通过助农小粮仓建设活动的开展,降低了农村储粮损失,提高了农村人居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六)开展便民粮油超市建设,满足群众购粮需求。为了方便群众购粮购油,我局今年采取了“四统一”、“一结算”的办法,在乡镇建立了xx个便民粮油超市。“四统一”:一是统一规划,在全县寻求储备了一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的民营商家业主,作为开展便民粮油超市的网点。在全系统粮油加工企业中挑选了8个企业,作为便民粮油超市粮油品种的直接供货生产厂家。二是统一制作店牌。在与工商部门衔接沟通后,为36户商家业主统一制作了“达县粮油便民超市”的店牌。三是统一制作专柜,使粮油精品做到了堆码整齐,清洁美观,品种齐全、价格低廉。四是统一管理。县局决定了一名副局长分管,业务股具体负责管理、协调、落实等工作。“一结算”:即自行结算。商家业主按市场运行规则与生产厂家每月进行一次货源盘点,帐务结算,随时保持了厂家、商家钱货两清。
(七)加强宏观调控,做好储备粮管理。一是成立了粮食应急指挥部,完善了粮食应急预警预报机制,落实了专门的采价和统计人员,抓好了市场粮油统计、总量平衡分析及价格监测预报。二是加强了专储粮管理,确保了我县xxx万吨中央专储、xxxx吨省专储、xxxx吨县专储和xxxx吨储备菜油(其中省级xxx吨、市级xxx吨、县级xxx吨)的绝对安全。三是按质按量供应了军粮位xxx公斤,及时组织加工供应救灾粮xxx吨,保证了驻达部队和受灾群众的生活需求。四是针对今年3月份食用油价格上涨的实情,按照市、县政府的要求,及时组织4个组对南城、河市片区食用油的库存、价格等情况进行了市场调查,并及时投放食用油120吨,设立了三个直销点,有效地平抑了市场,稳定了人心。
(八)净化粮食市场,加强行政执法工作。今年我局共出动宣传车36次、出动执法人员126次,开展政策宣传执法检查36次,摸清了全县粮食经营企业和个体收粮户212个。已按规定办理《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证》94个,发出限期办理通知书118份,签订粮食最低库存承诺书212份。在行政执法工作中,一是加大领导力度。成立了维护粮食流通市场秩序领导小组,并分别由三名副局长带队,对全县64个乡镇分片包干,负责宣传、监督检查。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在广泛宣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基础上,重点加大了县政府《关于维护我县粮食市场秩序的通告》宣传力度,还在各粮食经营场所、车站码头、场镇张贴公告5000余份。三是加大查处力度。在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了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共查处案件7件,发出警告通知书7份,规范了我县粮食流通市场。
(九)抓好“三级联创”工作,加强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