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吨县级地方储备粮和200吨县级地方储备食用油达到了县级地方储备粮油管理要求。
2、做好新增市级小包装大米储备工作。按照委托加工储备管理模式,委托县伟林农副产品加工厂加工市级小包装储备大米,委托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查院负责小包装储备大米质量检验,制定了《市级小包装储备大米管理实施意见》,与县伟林农副产品加工厂签订“小包装储备大米管理责任制”,推动了市级小包装大米储备工作。
3、争取中央储备粮在我县储备。主动对接中央和省市的粮油储备项目,完成了四川县国家粮食储备库中央和省级粮油储备资格认定申报工作,争取中储粮分公司的支持,帮助分公司临时代储粮玉米1万吨。
4、合理安排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商品周转库存粮油,确保了我县粮油供应有充足的粮源保障。
㈢ 完善粮食预警体系,确保全县粮食安全。
1、核准全县粮食库存情况。认真开展了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对市金稻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安靖、德源、唐元、唐昌、三道堰、竹瓦、花园、伟林加工厂8个库点23个储粮仓间的15344吨粮食库存进行了全面检查,掌握了全县粮食库存情况,非国有粮食经营及转化用粮企业安香米业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情况良好,各项规章制度规范。
2、掌握全县粮食供需情况。按万分之五的比例,对全县5个镇50户固定农户粮情调查点和两个镇36户城镇居民户的年度粮食收支、消费情况进行了抽查调查,对全县23家国有、非国有粮食经营、加工及转化用粮企业、餐饮、单位食堂和大专院校粮油收支情况进行了调查,完成了2010年度社会粮食和食用植物油及油料供需平衡调查任务,为县委县政府和上级粮食主管部门掌握全县粮食供需情况提供了基本数据。
3、搞好粮食市场监控和预测分析。加强了对承担粮食应急供应任务的网点企业和放心粮油销售店(便民连锁店)的监管工作,完善了郫筒镇、安德镇粮食行情调查点工作机制,每周定期收集市场价格信息,把握价格动态趋势,对全县粮食市场进行了有效监控。
4、做好全县粮油购销存统计分析工作。指导蜀西米业和伟林加工厂健全和完善经营台账,及时对县域内涉粮企业、粮食经营者各类粮食流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时限完成全县粮油价格周报、粮油收购进度五日报、粮油购销日报表季报表的报送任务,全社会粮油统计面达到了85%。
三、加大粮食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㈠ 做好优质粮油产业化基地建设工作。在德源镇同心村建立500亩核心优质水稻种植基地,辐射面积达亩。县农发局提供技术服务,委托同心村种地经验丰富的农民进行种植和田间管理。
㈡ 大力推进县“粮食银行”工作。在唐昌镇县“粮食银行”的基础上,大力宣传“粮食银行”减损增收的好处,通过加工兑换提高“粮食银行”存粮的转化作用,解决农户储粮难的问题。
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全县粮食流通进行监督管理和行业指导。
㈠ 抓好粮食行政执法。出动宣传车辆10余台次,宣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四川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加大了粮食行政执法宣传力度,提高了粮食经营者依法经营意识;开展定期不定期的行政执法专项检查,对全县涉粮加工、转化企业、粮食经营者、个别超市和县级储备粮进行检查,检查粮食经营户20余户,成品粮200余吨,黄谷1万余吨,小麦余吨,进一步规范了粮食经营行为;深入红双喜饲料厂,圆满完成了红双喜饲料厂申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