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业项目,今年以来,我们加大工作力度,积极运作,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工地建设中的有关困难,顺利办妥了设备进口报关、组织机构代码证年检等一切手续。目前,该项目的基建工程基本完成,为该企业的如期投产、经营创造了条件。
三、认真编制市直部门预算,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一是严格市直部门预算编制,提高预算透明度。为了切实搞好200×年市直部门预算的编制,我局组织专班成立部门预算编审组,自2004年9月初开始着手,深入到各单位调查摸底,历时7个月时间,按照“综合预算、零基预算、确保重点、财力下移、收支平衡”的原则,采取“二上两下”方法,编制完成了200×年市直部门预算,共安排本级一级预算单位102家,二级预算单位152家,确保了部门预算的编制安排更加趋于公正、合理和公平,在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坚持综合预算原则,将预算外资金15008万元纳入部门预算,进一步增强了政府预算调控能力,通过认真编制部门预算,为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财务治理,自觉接受财政监督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细化预算编制,促进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将资金来源细化到类别,支出分两大类三大块安排,今年共安排人员经费29373万元,占预算总支出57.2,安排公用经费3647万元细化到子目,按照法定支出政策安排事业发展经费14092万元,安排了其他支出4256万元,确保了全市各项事业发展和党政机构正常运转。三是合理调整支出,确保重点。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贯彻“以人为本”的理财思路,调整支出结构,保重点支出需要。执行“工资第一预算”方针,集中财力保干部教师工资;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出发把社会保障支出作为重中之重优先考虑,安排社会保障及优抚救济支出1038万元,保社会保障和群众基本生活经费;加大教育、农业、政法、科技等法定财政支出项目,××××年安排教育支出10932万元,比去年增长15.3,安排农业支出938万元,比去年增长23.4,安排公检法司支出2015万元,比去年增长67。同时,市级财政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还挤出资金869万元弥补到乡镇,确保了乡镇机构正常运转。
四、全面落实惠农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今年来,我局坚持以稳定农村大局,构建和谐新农村为财政支农指导思想,认真落实中心及省出台的各项惠农财政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围绕农民减负增收,认真落实取消农业税和两补政策。落实全面免征农业税政策,全市共减免农业税5064.45万元,做好落实粮食直补政策的前期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粮食直补政策,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19万份,研究制定了全市粮食直补工作相关政策和实施方案,明确了面积核实,补贴发放等操作程序,及时组织专班对各地的小麦、玉米种植面积进行核实、审核,对少数地方存在的上报面积不实问题进行了督查整改,对全市农民的应补贴面积、补贴金额进行逐组逐户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争取群众理解,确保9月底以前将粮食直补资金一次性发放到农民手中。
二是围绕农业增效,认真落实财政扶贫支农政策。上半年共争取上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41万元,用于全市堤防水库的整险、加固和防漏;向上申报四个优势农业重点扶持项目,申报资金达420万元。
三是围绕提高农业人口职业技能素质,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为充分开发利用我市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让农民能够真正走出去,站的稳,能致富,我局积极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资金筹集和发放工作。上半年,全市按计划培训1800人/次,并直接与培训农民兑付补贴资金,受到了农民朋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