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实现“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通过强力实施“工业强县、财政大县、农民富县、建市撤县”四大战略,全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完成情况较好,基本保障了全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
一、政收支实现较快增长。
1.2006年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xxxx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xx.xx,支出达到xxxx万元,增长xx。财政收支双双再上新台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加强,财政实力得到明显增强。
二、调整支出结构,财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2006年,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调度、筹措资金,合理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杜绝超预算、无预算支出,确保了重点支出的需要。一是确保了全县干部职工及教师工资按时发放。二是保证了重点支出的增长需要,不断扩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保障了企业下岗职工生活费、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支出,维护了社会稳定。三是保证了教育、科技、基本建设等支出需求,非凡是加大了城市改造资金的投入,有力地改善了我县的经济发展环境。四是大力支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财政支持“三农”力度进一步加大
今年以来,县乡政府和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心、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系列政策,使国家的每一项惠农政策都真正落到了实处。
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落实。今年5月份,全县发放粮食直接补贴和生产资料综合补贴3032万元,补贴面积113万亩,补贴农户186698户;发放农机购置补贴60万元,解决了农民购买农机的资金困难。财政局企业股、农业股和各乡镇财政所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对这两项工作,做到了宣传到位、组织得力、行动迅速,群众比较满足,受到省市检查组的一致好评。对农村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县乡财政部门通过各种途径,积极筹措资金339.9万元,用于我县农村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学费、学杂费全免和贫困生寄宿费补助,全县农民因困辍学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积极解决农民安全饮水问题。通过上级拨款和县级配套,筹措资金138万元,进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有效解决了我县农村污染流域农民安全饮水问题。良种补贴工作进展顺利。今年我县承担良种补贴项目任务45万亩,每亩补贴10元,共450万元(其中包括上年结余资金20万元)。2006年8月25日已顺利完成补贴券发放任务,并深入基层抽查,确保发放到每一个农户,我们县今年涉及11个乡镇、345个村、120814户农民享受到良种补贴。为我县小麦丰产丰收,农民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四、财政治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部门预算改革实施两年来运行平稳,今年县乡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实行综合预算,细化预算支出项目,规范预算决策程序。通过实施部门预算,提高了财政资金治理水平,增强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使预算治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了预算的透明度、严厉性和约束力;通过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解决预算内外“两层皮”现象;通过单位自己编制预算,强化了部门和单位对财务的计划治理,提高了依法理财的自觉性,单位随意开支的现象大量减少,财经纪律得到明显加强。
我县的政府采购工作自2005年4月份开始实行。今年以来,随着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采购办公室坚持遵循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和老实信用原则,多方采集信息,严把支出关口,使每一个政府采购项目都能既保证质量,又能提高采购资金效益。2006年,采购预算金额3741.75万元,实际采购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