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高标准来要求,制定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4、校园文化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正确的思想导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突出主旋律,提倡高品位、高格调,促进校园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支持以育人为宗旨,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以正面宣传引导为主,帮助学生健康成才;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着力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阅读欣赏水平。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集体建设、党团支部建设的基础上,重视加强少队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校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校内广播、板报、校园网络等必须坚持为育人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文化素养,更好地适应对学生实施教育的需要,并把丰富教师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件重要事情切实抓好,形成师生员工广泛参与、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生活的局面。
5、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以深入、持久、广泛开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进一步推动以“优化育人环境、建设文明校园”为中心内容的“文明校园”建设活动,在广泛开展文明修身、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学生创建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和支持师生员工把创建活动扩展到更加广阔的领域,深入到教学、生活、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在校园里形成处处讲文明、人人争文明的良好风尚;建立健全表彰奖励制度,规范评选办法和评选行为,引导师生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在大力提倡向各条战线的英雄模范学习的同时,表彰和宣传先进典型,要关心和爱护先进典型,帮助他们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并切实解决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6、大力加强学校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优化育人环境。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制,加强学校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和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措施落实,工作到位,责任到人。进一步调动学校各部门的积极性,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加强与交警、综治、公安、工商、文化及城管等有关部门的联系,主动争取他们的支持,保证校园周边治安秩序良好,为学校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
7、宣传思想文化建设要有必要的物质条件。进一步改善学校宣传思想文化的条件设施,保证宣传、教育活动必需的时间、场地。加强学校图书室、活动室和各种功能室的设施建设,保证购置必需的图书资料和相应的设备设施;重视宣传栏、板报、校园网络等舆论阵地建设,本着方便、美观、实用的原则。
8、按照政治强、业务精、守纪律、作风正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努力提高这支队伍的思想理论素质和水平,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重要思想武装这支队伍,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政治责任意识,形成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讲大局、讲奉献的良好风气;制定培养、培训、轮训、参观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
9、大力推进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进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和检查评估制度,并纳入学校建设和发展目标总体评估体系中;按照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和部署,将任务分解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一级抓一级,经常检查和督促;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制度以及干部、教师、职工、学生考核、考评、奖惩的具体办法,建立起高效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对在学校精神文明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