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21人次。去年5月份,县人大工作评议领导小组对我院工作进行评议,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查看后,对我院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我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加大对法院工作的宣传力度。去年以来,甘肃卫视《法治在线》栏目3次对我院审判执行及基础建设工作进行报道,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全年编发审判、执行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简报共16期,有的被市法院转发,有的被陇南报转载,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
四、抓住灾后重建机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审判法庭建设进展顺利。我院原审判办公楼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经我们不懈努力争取,新审判大楼建设项目于年经省发改委审批立项。地震给我院造成重大损失,原办公楼经专家组鉴定为危楼,因此建设一座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综合审判法庭已迫在眉睫。在县委、政府关心支持下,解决了建设用地4.5亩。在此基础上我们紧紧抓住灾后重建的历史机遇,又争取到灾后重建资金600万元,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公开招投标,新审判大楼工程于年4月22日正式开工建设,9月25日顺利封顶,目前已进入内外墙粉刷阶段。该项目总建筑面积5836平方米,预算造价924.8万元,该项工程建设速度快,质量优良,进展顺利。该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将大大改善法院的执法环境。此外,坚持“科技强院”的工作方针,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各庭室配备了电脑,接通了互联网。同时,经多方争取,在省法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配置办案用车6辆,较好地改善了我院的办案条件。
(二)基层法庭建设开局良好。在省、市发改委和上级法院的关心支持下,新建成的临江法庭已投入使用。由于受地震影响,原选安昌河法庭地址因后山体滑坡,且远离乡镇所在地,加之该项目系中院代理建工程式,因资金不列位年建起一层后停工至今,故需重新选址,现征地等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绪,碧口法庭建成后未移交我院,受地震影响经鉴定为危房,也需重建。以上两法庭都需争取立项,重新建设。去年6月,在上级法院和有关领导的支持下,为3个基层法庭配置了办案用车,改变了基层法庭长期以来靠两条腿办案的现状。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取得的上述成绩,是县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得益于在座的每一位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的依法监督和积极支持,在此,我代表全院法官和工作人员向给予法院工作热情关心和有力支持的各级组织,各位代表,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感谢!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一是仍有少数案件审判质量和效率不够高,群众反映的久拖不决、久执不结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是干警队伍的综合素质与现代司法要求还不相适应。
三是执法环境较差,少数当事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通过非正当途径影响案件的公正判决,闹庭滋事、不履行协助执行的义务、恐吓办案人员、暴力抗法等事件时有发生。
五是审判综合楼建设资金不足,缺口大。主体及室内装饰工程等费用约700万元,还没有着落。
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在新的一年内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人民法院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做到“三个至上”,自觉服从服务于大局,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只有始终坚持司法公正,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只有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