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执行标的50多万元,无一件超审限,无产生重大不良影响案件。二是拓展服务行政法治建设功能。行政庭的同志先后到县交通局等10多家行政单位进行行政执法指导,为行政执法单位上法制课4次,召开座谈会3次,及时解决行政机关在执法中碰到的问题,帮助行政机关提高执法水平。三是加大行政纠纷协调工作力度。在坚持依法公正审理的前提下,积极做好当事人的协调工作,努力促进行政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和谐,行政案件和解率达50。
(四)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切实解决“执行难”
千方百计提高执行结案率和执行标的到位率,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推行申请执行人提供财产线索、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采取“悬赏举报”、“公告执行”等方法,在电视台、报纸等媒体陆续曝光一批拒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名单,促进被执行人自觉履行。在做好常规执行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切实解决执行难。对历年来未结案件及符合恢复执行条件的案件进行了全面排查,分类汇总,分案到庭,责任到人。旧存执行案件执结率达71,执行到位率为78.9。《人民法院报》报道了我院的经验做法。上半年,受理执行案件486件,结案361件,执结率72.27,到位率78,执行到位总标的2458万元,案件平均执行天数26.8天,实现执行工作无投诉。
二、坚持为民宗旨,注重工作实效,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司法服务
把司法为民作为法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为民服务观念,改进审判作风,落实工作制度,不断推进司法为民工作向纵深发展,依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加强人民法庭建设,拓宽司法服务职能
按照市委和中院要求,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积极推进人民法庭建设。5月10日,我院第三个法庭陈家港法庭正式投入使用,市委常委周德祥、市中院院长徐清宇为陈家港法庭揭牌,标志着我院在全市9个基层法院中率先完成法庭建设任务,走出了多快好省建设法庭的新路子,得到省、市法院领导充分肯定。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坚持新“两便”原则,进一步拓宽法庭职能,推进法庭立案、审理、执行“一条龙”服务,在较为边远的乡镇和偏僻村组设立巡回办案点和便民联系点,发放印有法庭辖区范围、法庭热线电话和法庭服务方式等内容的“法庭名片”,极大方便了群众诉讼。为提高服务法庭层次,三个法庭积极开展创建特色法庭活动,小尖法庭巡回办案、南河法庭诉讼调解、陈家港法庭服务经济发展特色在全市有一定的影响。小尖法庭数十次深入农户、田头,做当事人的调解工作,作风务实、亲民;南河法庭推行“假日法庭”、预约开庭服务,思路创新;陈家港法庭走访企业,上门服务、宣传法律,受到企业欢迎。
(二)加大调解工作力度,努力钝化社会矛盾
继续推行特邀调解员制度,建立调解室,促进“诉调对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半年,民事案件调撤率稳定在65左右,上诉率、申诉率、投诉率明显下降。一是妥善调处婚姻家庭案件。注重法律教育和道德感化并举,促进家庭和睦,树立文明新风。二是提高交通事故案件调解率。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赔偿数额大、调解难度高。聘任交通警察作为特邀调解员协助调解案件,交通事故案件
调解率为41.92%,平均审理天数仅为36天。三是有效化解劳动争议。在工会系统聘请特邀调解员,参与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调解工作,钝化劳资矛盾。如原告王某与县饮服公司工伤待遇争议案,经过特邀调解员的积极配合,双方就工伤待遇和补助金达成调解协议,在一个案件中将两个问题一并调解处理,降低当事人的诉累。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