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免”诉讼费70余万元,使弱势群体获得法律平等的保护机会,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三是完善司法为民三级服务网络。今年,我院在去年已经建立13个网络点的基础上,将网络点扩展到38个,设置了县、乡、村三级网络联络员50余名。全年通过网络,共接听各类法律咨询电话1090余次,处理来信90件,接待来访642次,涉及群众989人。深入网络点所在的村、社、学校进行法律宣传24次,现场接受群众法律咨询800余人次,发放诉讼知识、法律知识宣传资料2000余份,参加和协助调处纠纷30余次等。召开了三级网络总结大会和对各级联络员的培训会,提高了该网络运行的质量保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有效的司法服务。
四是网上开通院长信箱。5月份我院互联网站与中法网链接以后,为方便群众和当事人向院长反映情况和沟通,特开通了院长信箱。
五是实施法官判后释疑制度。由承办法官接待对不服裁判而首次到法院申诉和上访的当事人,向其详细阐明裁判理由和依据,做好当事人服判息诉工作,进一步树立裁判权威,增强当事人对裁判文书的尊崇感,自觉主动地履行裁判文书所确定的义务,降低无端缠诉率和上访率。
六是健全信访接待制度,为群众排忧解难。在立案庭设置信访接待室,完善信访接待制度,指定专人每天负责信访接待,每月在网上将接待情况进行通报。同时,我院实行院庭长接待,每周三由一名班子成员到接待室集中接访。我院还变上访为下访,纪检组、监察室到当事人家进行回访,了解社情民意。
七是加强法法制宣传,提高民众法律意识。我院地处农业县,群众的法律意训识不强,当自已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后,许多不知如何保护。我院将法制宣传列入工作目标,让法官依托“三级网络”广泛开展法制宣传,今年各业务庭法官到农村、学校、行政机关等部门讲法制课40多场次。我院还在“今日蒲江”、蒲江电视台开辟专栏进行法制宣传,介绍我院办案流程,司法为民措施,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群众对法院的认同度较高。
八是开通法律文书邮寄送达特快专递。我院于5月份正式开通法律文书邮寄送达特快专递,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法律文书效率,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九是探索建立司法诚信体系。我院正积极在法院网、党政网建立法院诚信服务网页,征询社会对法院诚信的各类意见和建议,努力提高司法公信。
(四)继续深化法院改革,为法院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是建立执裁庭,使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判权彻底分离。同时,为了更进一步细化内部分工,强化对执行工作的监督,我院还将评估、拍卖、鉴定工作交由办公室办理,成立领导小组。有效防止了权力过分集中带来的可能危害,使工作的透明度加强。
二是探索审委会决策新机制,转变院、庭长职能。我院制定《审判委员会操作规程》,对提交审委会讨论的案件进行规范,减少审委会讨论案件的数量,真正发挥审委会总结审判经验,指导适用法律,分析和预测审判工作等宏观指导和统一执法的作用。如:今年,我院经审委会讨论,出台《民事案件调解规则》,《执行案件流程管理办法》等制度。法院的中心是审判,以前院长、庭长主要是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很少办案。我院将院、庭长办案纳入目标,要求院、庭长不但要办案,而且要办疑难复杂案件,真正成为职业中的能手。
三是完成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我院根据工作量,经县人大任命选任了四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并且在上岗前进行专业培训。同时,扩大陪审员参予审理民事、刑事案件的数量和范围,所有涉军、涉及未成年人案件都邀请陪审员参审的基础上,今年邀请陪审员参加一些涉稳案件的审理。
(五)“三个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