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诉讼败诉的后果,以此引起行政机关的重视。特别是在x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由于法院的提前介入,收到了良好效果,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强制执行。行政庭法官还通过开观摩庭的形式以案讲法,宣传行政诉讼知识。今年3月,在审理张玉红、张婷婷与x市公安局不服公安治安行政处罚案中,主动与x市公安局主管治安工作的领导沟通,邀请公安干警参加庭审旁听。x市公安局法制科长带队,各派出所所长、教导员、干警150余人次参加了庭审旁听。审判人员在审理中,还特意加上“法庭提示”,言简意赅对行政案件审查的内容、举证责任、原告在行政诉讼中的权利等相关法律进行提示,同时指出被告在工作中仅有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树立行政执法风险意识,在执法取证、事实认定、适用法律和执法程序等所有执法环节都要认真严谨。庭审后,参加旁听的公安干警纷纷表示,通过旁听行政诉讼案件的审判,增强了法制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和依法行政意识。同时,行政审判法官还深入社区进行宣传,把行政诉讼的有关材料装订成册,发放给社区群众,普及行政诉讼知识。举办行政诉讼培训班,提高行政机关的应诉能力。三年来,法院共组织行政诉讼培训班3次,参训人员400余人。通过培训,行政机关的诉讼能力有了提高,参与诉讼的积极性也上来了。
二、行政审判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法院在行政审判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行政审判工作中还有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有待我们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第一,对行政审判的业务学习抓得还不够紧,有的法官审判能力还不够强,特别是对新类型案件的审理把握不准。
第二,对行政审判的调研不够重视。虽然客观上行政审判庭的任务比较重,但主要还是主观上有懒惰和畏难情绪,以致于对行政审判新情况、新问题的调研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制约了行政审判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第三,有的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欠缺。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以习惯代替法律,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导致行政诉讼案件逐年上升,给法院行政审判增加了难度。
第四,有的行政机关对行政诉讼认识不足,把法院的行政审判当作与群众发生矛盾时的挡箭牌,情愿败诉来化解与群众的对立,“一把手”出庭率不高。
三、今后行政审判工作努力的方向
新的形势,新的发展阶段,对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下一步,法院要转变行政司法理念,提高行政审判能力,处理好维权与监督、司法公正与改革创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服务发展与服从法治之间的关系,把行政审判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1、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宗旨意识,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结合当前开展的教育活动,加强法官的政治思想学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根植于头脑之中,深刻领会行政审判的价值目标,切实保障和维护人权。
2、加强促进科学发展的服务意识,提高行政司法的能力。行政审判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服务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要花大力气提高法院和法官的行政司法能力,特别是注重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相统一的能力,在处理行政案件的时候,把服务发展和服从法治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行政审判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3、强化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观念,构建“官”、“民”之间的和谐关系。行政审判要充分发挥“官”“民”矛盾“化解器”和“减压阀”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审理各类群体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