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档案的单位在完成年度归档后向县档案局报送上一年度形成的档案目录电子数据。今年有26个单位报送了9820条档案目录电子数据,报送率达28%,大大加强了基层档案资源的宏观监控,促进“馆室一体化”。
3、提升亮点,拓展档案馆公共服务职能
一是做好到期档案移交与接收工作。坚持树立“大档案”观念,广泛拓宽渠道,加大工作力度,针对到期档案移交难、困难大等因素,加强沟通、强化协调,确保我县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今年我馆共接收档案4670卷,征集了佛学经书、邱氏、范氏家族谱、台湾《客家文化研究通讯》、自然疫源性疾病研究档案资料、**一中80周年校庆和**六中30周年校庆资料及《伟大长征》等特色资料244册、光盘6张,大大丰富了馆藏,优化了馆藏亲民、惠民档案资源。
二是档案安全保管保护工作。牢固树立档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坚决杜绝安全隐患。①做好馆库改造。为改善档案保管保护条件,克服重重困难,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资金支持,本着多方筹资原则,今年投入15余万元,改造了1个特藏库房,安装113.85m3档案密集架,购置了防磁柜、改造库区77个窗户等,确保了馆藏档案安全。②抓好馆内常规安全。坚持库房日常温湿度测记、调控及档案、人员出入库房登记、审批等日常管理工作,加强档案库房防盗、防火巡查与监视,不定期对馆库进行安全大检查,进一步确保馆藏档案的安全。③加强基层档案安全监管。根据*档电发[2008]2号急件通知,下发了《关于做好档案安全保护工作的通知》(*档[2008]16号文),督促有关单位做好档案安全工作,要求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基层档案安全落在实处。④做好档案消毒与抢救工作。积极开展进馆档案消毒和民国破损档案抢救工作,进馆档案消毒5547卷,修裱破损档案48卷3994页。
三是档案利用服务工作。①档案利用更加有效。局(馆)本着“服务至上”理念,严格恪守服务承诺制,热心待人,积极开展预约查档、网站查档和电话咨询服务,对来电、来函、网站留言等及时给予答复、办理,认真配合第二轮《**县志》编修、核实独生子女计生户等工作,提供专题服务。一年来,我县档案馆(室)共接待查阅利用2963人次,利用档案资料6820卷(册),出具证明982份,复制档案、资料3243张,利用档案资料同比增长83%,在工作参考、解决纠纷、编史修志、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检法办案等工作服务中发挥了档案应有的作用,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②现行文件利用继续完善。依托政务网,深入开展已公开现行文件报送与接收工作。今年中心共收集整理文件231份,接待利用32人次,利用现行文件58份,切实把档案馆建设成为政府公开信息利用的场所,充分发挥桥梁和窗口的作用。
4、突破难点,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是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稳步进行。针对第三阶段目录数据库建设任务重的情况,克服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的困难,始终坚持严标准、高质量,全力以赴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今年录入文件级目录10万条、案卷级目录3408条,至此,我馆共完成文件级目录5.38万条、案卷级目录2.7万条,为全县档案实现计算机检索及“数字档案”工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是档案网站建设更加丰富。局(馆)充分利用网站优势,配合形势,以公众的需求为导向,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