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增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积极性、主动性入手,探索建立结构合理、设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一)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机制,增强抓作风建设的责任性。加强作风建设,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着力点,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风建设关键是领导,重点是“一把手”,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作风好坏,直接影响到本地本部门党员干部作风的好坏。要把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畴,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强化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促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更好地担负起作风建设方面的组织领导责任,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领导机制。各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既要在自身作风建设方面当好榜样、做出表率,又要担负起分管范围内作风建设的责任。通过建立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责任机制,从制度上解决作风建设“由谁主抓,由谁评价”的问题,避免“作风建设一阵风,风过依旧照样松”,保持作风建设的经常性、持久性。
(二)加强学习教育,增强抓作风建设的的自觉性。加强学习、强化教育是党员干部提高理论修养、增强党性、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基础。一是建立和完善政治业务学习、理论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学习考核评价等制度,推动党员干部学习和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二是要以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要把改进学风同改进文风结合起来,精简会议文件,说短话、办实事,发文件的事情不开会,开会要求的事情不发文件,文件、会议精神落实情况多检查督办,少文字汇报。三是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以“加强党性修养、弘扬新风正气”主题作风建设年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党性修养、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作风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学习理论自觉性不高,不想学、不愿学和摆样子学的问题,在真学、真信、真钻、真用上下功夫。四是把能力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作风建设的要求融入到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各项工作,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着力增强党员干部贯彻执行意识、“能力席位”、岗位责任意识和“本领危机感”,促使其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努力把良好的作风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落实科学发展的实干精神、促进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加强典型引导,增强抓作风建设的示范性。一是抓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好的作风是带出来的,抓出来的,干出来的。作为领导干部,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群众不做的,领导干部自己带头不做。要带头学习调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带头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带头发扬民主,尊重民主,尊重民意;带头执行制度,严格遵守“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各项规章制度;带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带头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反对奢侈浪费;带头倡导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良好风气,管好八小时外的言和行,坚决反对和抵制打牌带彩、公款玩乐等不良习气。二是抓好典型宣传。注重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通过在新闻媒体开辟作风建设专栏、专版、专题,广泛宣传各部门各单位开展作风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和评选出的“作风优良、促进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