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建设的总体规划,逐步进行改造。环境能影响人、熏陶人,它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据此认识,我们十分重视校园德育环境的建设,通过优化德育硬件环境,开展德育主体活动等途径,不断提升学校德育环境人文化含量,使学生在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校园德育环境中得到最优化的发展。学校有计划地美化环境,植树种草、修建花园、花坛等。校园内树木葱葱,绿草茵茵,醉人花香飘校园,沁人心腑。
2、合理布局,体现教育性。
学校是育人的园地。首先,学校教育的目的和特点就决定了校园建设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教学设施的置备、装修等,都必须和育人的目的保持和谐一致,体现出育人的功绩,管理者应把它视作“无声的教师”精心设计,象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一样去重视它,不断完善,提高它的教育性能。
近年学校投资巨额资金,对操场进行改造,我们对教室进行改造,增加照明设施、改造黑板报栏等,使教室面貌焕然一新。
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开展青少年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明白应按此目标去做。我们力求“让每堵墙都能说话”,在走廊过道都布置中外名人画像和名人名言,学生书画作品,和催人奋进的哲言和警句。宣传橱窗贴有安全工作宣传画,设立“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荣誉栏。其作用都是以潜移默化为主要特征,对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文明高尚的情操,无疑都是一位经常起作用的无声的老师。
3、科学管理,提高实效性。
出于科学管理的需要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建立的各种规章制度等,都应视作一种教育手段。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将学校环境卫生工作划分成各责任保洁区,并建立评比制度,责任到班,定期打扫,领导定期、不定期检查、抽查相结合。学生干部每天作好记载,设立流动红旗。设岗定位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的劳动岗位,定期服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劳动习惯,发挥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绿化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将学校绿化地段划分到班级和每个后勤人员,由他们进行管理。比如拔草、浇水、灭虫、施肥等。并建立相应的检查考核制度,从而增强工作责任性。培养了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自觉性,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现在一进校园就能使人感到一种蓬勃向上的气息。
通过创建工作,我们优化了育人环境,提高了全体师生对创建安全文明工作的认识,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也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我们决心以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安全工作的讲话为指针,进一步加强管理,为创建平安校园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