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让党员干部真正受教育。按照党的精神以及省委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农民群众切实得实惠”这一主题。坚持分类指导、典型示范、注重实效、创新发展的原则,深化站点学用工作,推进我省远程教育规范化、长效化建设,为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二、目标要求
使全省乡村终端站点普遍达到规范化站点标准。规范化站点数要达到总数的70%以上;年,集中三年时间。规范化站点数要达到总数的30%以上;年。全省站点普遍达到规范化站点标准。
三、建设标准
管理人员素质较高、教学组织管理科学合理、设备利用率较高以及学习应用效果明显。具体内容包括:规范化站点的基本标准: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完善的配套设施、稳定的运行维护经费来源。
1组织领导有力。列入党建目标责任制或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直接责任人的作用发挥得好。市县、乡村各级党组织对远程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工作计划、责任分工和具体措施落实到位。乡镇、村党支部负责人认真履行职责。
2场所设施配套完善。站点建在固定、相对独立的公共场所。房屋牢固安全。门窗、照明设备完整齐全。防尘、防潮、防火、防雷、防盗等设施健全。桌椅板凳配套齐全,依托建点的场所使用时间有充分保证。基础建设符合相关标准。场所宽敞明亮。数量充足,能够满足党员群众集中活动的需要。互联网接入的乡村,其站点具备上网等功能。
3规章制度健全规范。站点教学管理、设备管理、安全防范、操作使用、运行维护、节目收看、考勤登记、信息反馈等制度健全。任务明确。记录详实。并上墙公告。站点管理员和有关责任人员职责清晰。约束激励机制健全。设备运行记录簿、播放收看记录簿、信息反馈记录簿、点名册等“三簿一册”以及设备台帐等档案资料完整齐全。
4管理人员素质良好。新建站点至少配备1名管理员。工作责任心强。经过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依托站点至少配备1名管理员、1名协管员。管理人员政治素质好。能够熟练操作设备。认真落实教学计划,按规定开放活动场所,开机下载节目,发布节目预告,组织学习和辅导活动,反馈信息及时,工作积极性高,作用发挥较好。
5设备利用率高。设备功能完备。管理严格规范。设备故障率低,运行状况良好。无私借挪用现象和人为损坏等问题。维护保养及时。出现故障能够及时排除。课件节目下载及时完整,硬盘存储量符合要求。课件分类科学合理,能够按规定要求和群众需求安排学习收看。站点全年累计收看时间不少于100小时,组织集中学习不少于25次。
6经费保障稳定可靠。站点运行维护经费有稳定来源。不低于现行标准。专款专用,电费、宽带费、设备维护费及管理员补贴等有保障。站点运行维护经费纳入县区财政预算。配套及时到位。经费使用管理严格。帐目清晰,无挤占挪用现象。
7教学组织科学合理。根据党员群众生产、工作和生活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内容和方式。考勤严格,按照集中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原则。因地施教、因材施教、按需施教。教学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参学率高。学习有讨论、有辅导、有实践,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对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党员群众对学用活动的满意率在85%以上。8学用活动效果明显。站点辐射功能发挥较好。推进乡村文明和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