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恢复,以西大河防沙治沙道路为中心,综合运用工程、生物、科技等措施,采取沙障设置、滩地穴状整地、大苗移栽、多树种混交、滴灌设施配套及基础设施改善等方式,着力提升西大河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水平,将其建成集治沙科技成果展示推广、治沙造林树种引用筛选为一体的综合性防沙治沙示范区。
3特色林果产业示范区建设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提升科技水平,创新经营方式,按照“点片撑基地、基地连长廊”架构模式,重点建设城北万亩特色林果业基地,高起点、高标准和高水平建成县级特色林果产业示范园区17个。其中:建成县级酿造葡萄示范区6个,规模2605亩;建成大滩东大、薛百河东、3安宁、大坝六沟、泉山复明、三雷下雷、勤锋林业实验站、河林场小坝口分场等县级红枣示范区8个,规模5348亩;建成西渠万顺、红沙梁高来旺、蔡旗金家庄等县级枸杞示范区3个,规模2510亩。按照县上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长廊的要求,重点打造重兴黑山酿造葡萄休闲观光园、薛百河东村红枣立体间作示范园、苏武邓槽万亩酿造葡萄休闲观光园、大滩东大高标准采穗红枣示范园、泉山复明高效节水技术红枣试验示范园、红沙梁高来旺枸杞试验示范园、西渠万顺枸杞高新技术种植示范园等节水、优质、高效示范园区。
四)加强林木植被管护力度,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严格落实“四禁”规定,进一步明确禁牧责任主体,靠实工作责任,严肃责任追究,确保把禁牧措施落到实处,促进生态保护和自然修复。积极争取省上对72.5万亩未认定的国家级公益林进行核查认定,纳入国家补偿范围。积极争取压减耕地退耕还林项目,有条件的建设生态林,防止土地沙化。全面落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目标和要求,开展县级林地保护利用区划,按照加强森林保护、严格用途管制、实行分级管理和差别管理的要求,分别区域、类别、等级设计和确定林地保护具体措施,建立健全科学的林地保护利用体制机制。
五)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探索创新造林绿化机制
全面完成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工程、国家级公益林等项目年度建设任务,保证项目投资效益最大化,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抢抓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民生工程和生态建设作为扩大内需重点领域的有利契机,细心研究,超前谋划,积极论证林果产业基地及林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突出抓好退耕还林、国家级公益林、防沙治沙示范区、三北防护林等项目的争取。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沙漠承包治理、林果产业发展新机制,落实“谁造林、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政策,实现投资者得实惠、政府得生态的双赢目标。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各乡镇、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增强做好造林绿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按照县上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早安排,早部署,进一步落实“人盯人、人盯事”和“一人一事”工作责任制,强化责任,实化措施,细化方法,推动落实。示范点建设要实行县级领导挂牌督办制度,各乡镇和林业、水务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既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又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林业部门要及时准确的向县委、县政府反馈造林绿化工作落实情况,促进造林绿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多种形式,全县范围内开展以“生态安全、防沙治沙、发展特色林果产业”为主题的林业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的必要性和义务植树的全民性、义务性、法定性、公益性,营造全民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