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治沙协会、突击队等专业队伍,完成工程压沙3万亩。
8开展义务植树结合县上安排的各项造林绿化工作,各乡镇确定各自的义务植树示范点,组织所属机关单位职工、适龄公民完成人均18穴或相当量的绿化任务。城区机关单位义务植树继续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由县上统一组织,以民昌公路、青土湖及西大河防沙治沙道路绿化为重点,按人均100穴的标准,集中力量兴建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义务植树基地。
9村镇环境整治。按照城镇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乡镇政府所在地、学校、机关单位、重点村社周围环境绿化、美化,以林为主,乔、灌、草、花、果合理布局,点线面协调搭配,营造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充分利用乡镇政府、学校、机关单位院内空地栽植经济林树种,建立乡镇干部林果产业技术培训基地。采取项目管理的办法,扎扎实实做好集镇、三雷中陶村和3永安村示范点的绿化工作。同时,全面完成去年公路沿线小沙丘压沙工程植树造林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公路沿线、村庄周围小沙丘的治理力度,进一步提升生态治理水平。
二)精心构建林业产业体系,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步伐
1特色林果产业建设全力实施“2311计划,把握“高效、节水”两个关键,瞄准“生态、安全、优质”三个定位,积极探索节水增收与生态治理相结合的林果产业发展模式。按照“东坝葡萄、西坝红枣、湖区枸杞”基本布局,大力发展酿造葡萄,示范推广红枣、枸杞,通过以农户建园为主、国营农林场和龙头企业建基地为补充的多元化发展形式,扩大产业基地建设规模,完成基地建设3万亩,其中酿造葡萄1.24万亩,红枣1.26万亩,枸杞0.5万亩。积极探索发展枣蜂结合、枣禽结合为主体的林下经济,加强与省内外知名企业集团的项目对接,力争使葡萄榨汁能力达到5万吨左右,建成红枣生产线2条、枸杞加工线1条,拓宽和延长产业链条。力争利用58年时间,把建成全国品质一流的酿造葡萄产业基地和优质红枣、枸杞重要产区。
2沙产业开发建设以沿边沿沙区、关井压田区、退耕还林区为重点,以梭梭接种肉苁蓉、甘草等药草产业为重点,积极开展沙产业开发利用,加大政策扶持,强化科技服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
3种苗工程建设以国有苗圃、林场、区站为重点,建设标准化种苗示范基地,完成育苗0.4万亩。其中:常规绿化苗木0.3万亩,特色林果苗木0.1万亩(酿造葡萄0.07万亩,红枣0.02万亩,枸杞0.01万亩)
三)着力打造林业示范区,开辟林业发展新途径
1青土湖生态恢复示范区建设把青土湖作为全县防沙治沙的主战场,集中打造“重点治理、防沙治沙、生态修复”三位一体的示范区。以青土湖纪念碑为中心,布局建设防沙治沙新技术新模式展示带、压设麦草沙障营造防风固沙林展示带、配套滴灌设施实施通道绿化展示带、注水区域人工种草恢复生态展示带、护路堤岸营造防护林展示带,完成压沙造林1万亩。对已治理区域,该补植补造的要全面补、能围栏封育的要彻底封,并实行最严格的禁牧政策,提升展示区建设质量和治理成效。筹划设立青土湖管理机构,配套建设集水文、治沙、造林、气象、环保于一体的综合监测站,对地下水位、荒漠化情况、植被覆盖、气象因子及总体环境变化情况进行系统监测,为纵深推进生态建设提供科学数据。保障农业用水的前提下继续进行注水恢复,扩大水域和湿地面积,并利用现有形成的水面及其渗透区域,种植白沙蒿、沙米、苦豆子等适宜生长的旱生植物,促进生态有效恢复。
2西大河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继续抓好老虎口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围绕防沙治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