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新局面建设意见
近年来,我县人才工作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带动"战略和"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培养、引进、使用好各类人才,为我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主要做法是:
一、完善机制,形成人才工作整体合力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了使党管人才的要求落到实处,县委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县处级干部每人联系1-2名优秀人才,定期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随时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各基层党委、总支、支部都成立了人才工作机构,配备了人才专干,在全县建立了人才工作组织网络,形成了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人事劳动保障局、发展和改革局、农牧局、科技局等部门各负其责,重点抓好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格局。
二是完善制度,构建了人才开发的政策体系。县委先后制定了《xx县人才队伍建设规划》、《xx县人才工作制度》、《xx县拔尖人才选拔和管理办法》、《县级领导干部联系高级人才代表制度》等,明确了xx县各类人才培养、选拔、使用的目标、措施和办法等,为我县人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县委建立了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制定了考核细则,将人才工作列为全县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县财政每年核拨人才工作经费不少于5万元,由县人才办统一安排使用,主要用于表彰奖励优秀人才、为高层次人才解决实际困难,进行健康体检等。各乡镇按照每年2万元的标准建立人才工作基金,各部门每人每年教育培训经费不少于100元,为我县人才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证。
二、优化工作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县人才办通过新闻媒体、xx政府公众网和xx党建网等进行广泛宣传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还拍摄了专题片制成光盘在全县发行,宣传他们的事迹和成果;县委每年都选拔一批拔尖人才,在全县的组织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奖励;每逢重大节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进行慰问。2009年底,受县委指派,组织部专程赶赴云南,对正在进行南繁的我区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裘志新进行了慰问,并出资改善了他的生活和居住条件;注重为高层次人才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晋升工资、职称评定、住房、医疗、交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积极支持优秀人才享受休假疗养制度,定期为高级知识分子进行体检,并建立了高级知识分子健康档案;注重在政治上关心优秀人才,县乡党委换届中,全县共有50多名优秀人才当选为党代表。对于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县委在退二线和退休年龄、选调副职和助手等方面对他们不作限制。通过以上措施,使各类人才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在全县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三、围绕特色产业积极培养、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