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市级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切实有效地解决全市软环境集中整治过程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从市级领导做起,注重学习提高,增强公仆意识,带头实干兴业,提高工作水平,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大兴学习调研之风。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发展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学习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所必备的政治、经济、法律、金融、财税、证券、现代科技以及wto等方面的新知识;学习外地改革、开放、发展的成功实践和新鲜经验;学习先进地区干部的创新思维和工作方法;学习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本地的先进典型,带头解决思想,转变观念,常找工作差距,分析利弊得失,务实创新,力争上游,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完善市级领导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坚持自学与集中研讨相结合,联系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每季度组织一次重要事项专题研讨。领导成员每年都要参加一次由市委组织的集中培训和学习活动,时间安排以节假日为主。安排党政班子领导成员结合自自工作职责到党校讲课,达到以讲带学、以讲促学的目的。领导班子成员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基本功,面向基层、深入群众、注重实践,全面掌握情况,掌握入研究问题,做到基本情况心中有数,重要数据准确掌握。每年都要由组织命题或自行选题,就事关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事项或条线工作的突出问题,向市委报送有情况、有分析、有创见的调研报告两篇以上。领导同志要勤于思考,增强动手能力,自己起草或修改重要文件和讲话材料,充分体现自己调研思考的成果,提高工作水平。
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向社会公开市委、市政府24小时值班电话,方便群众联系工作,反映问题,同时落实首问负责和跟踪督办制度,对群众反映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从领导交办到处理情况反馈的过程不得超过一周。建立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每位领导都要联系一个困难村、一个困难企业,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具体了解基层工作情况。全面落实城乡特困人群的扶助措施,对城镇居民收入低于生活最低保障线的人口,做到应保尽保;对农村特困人口,落实扶困济贫的责任和措施。领导干部下基层要轻车简从,减少不必要的陪同和迎送。定期召开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社情民意。每年组织一次“全社会公开评议机关”活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有针对性地落实整改措施,始终把党政机关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三、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制定规范的会议和发文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各种会议和各类文件的数量。坚持少开会、开小会、开短会,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可以合并开的会议合并开,可用电视电话会形式召开的会不把出席对象集中到上面来开。为了便于各级干部集中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每月上旬一般不安排全市性大会。严格控制会议规格和时间。领导同志参加各类庆典、剪彩、颁奖等活动,由市委办公室或市政府办公室严格把关,统一安排。领导同志出席各种会议要善于讲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