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建设意见 >> 正文
县域城镇化建设意见

境,重塑城镇文化特色,大力提升城镇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五是要符合反映时代特征的要求。合理安排重点镇功能分区,并在工业区、商业区,通过新型工业项目群、物流基地和大批先进的基础设施、花园式的厂矿、新颖的商业街区等,体现重点镇的现代化气息和时代气息。
    六是要符合突出城镇特色的要求。把重点镇的建设发展同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根据自身的资源、产业和区位等优势,大做特色产业兴镇的文章,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通过重点镇规划布局、建筑风格及绿化、亮化特色,体现重点镇的主题思想,彰显城镇个性,反对“千城一面”。
 
    三、搞好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切实保障重点镇建设用地
    市国土资源局要积极指导各县市区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并加快组织评审报批;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要尽快确定重点镇建设用地范围。国土资源部门在下达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时,对重点镇建设用地指标要进行重点考虑,并实行集中审批。支持重点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互相挂钩,鼓励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或承包地向重点镇集中。鼓励镇区范围内宅基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土地流转方式用于重点镇开发建设,其取得的土地收益除支付农民安置补偿和相关税费外,全部用于重点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为了解决重点镇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矛盾,也可根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相关要求,将移民搬迁、旧城改造、空心村治理、破产工矿企业场地利用、川道河滩治理等开发复垦的土地,置换为重点镇建设用地指标。市国土资源局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尽快研究制定具体办法,以保证重点镇建设用地。
    四、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建立重点镇建设投融资新体制
    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资本金由省、市、县筹措。省财政为我市11个重点镇安排1716万元无偿资金和8224万元借款;市财政按1716万元给予配套(其中:2009年配套616万元、2010年配套1100万元),市级8224万元借款由市财政会同市城投公司负责落实;建设资金不足部分由各县市区政府负责筹措。各县市区政府、市县两级城投公司要加快制定配套资金筹措监管、偿还的具体办法,确保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专款专用、按期偿还。按省政府要求,每个重点镇建设三年投入资金不少于8000万元,省、市政府无偿补助和借款只能作为资本金放大使用,不得直接使用。除省市无偿补助和借款外,各县市区要通过县市区政府投入、商业银行贷款、社会融资等渠道,为每个重点镇配套6100万元以上。为重点镇融得的专项资金不得挪用,需要县市区配套的资金,县市区财政要按要求足额落实到位,不得转嫁给重点镇。要充分发挥市县两级投资公司的融资平台作用,县市区投资公司要把重点镇建设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资金筹措。垃圾、污水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可通过市场运作方式筹资建设,并参照县城收费标准,收取垃圾、污水处理费和城市建设配套费。
    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重点镇管理体制创新
    在重点镇坚持户口一元化管理,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划分方式,按照常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统称“居民户口”。重点镇的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城建局场镇改造意见
       通信枢纽建设意见
       生态市建设实施意见
       乡党委规范试点建设指导意见
       市容整顿管理实施方案
       房管局党风建设整改意见
       乡党代表大会制度管理意见
       交通局政风建设实施意见
       残联行风建设实施意见
       德治法治反腐倡廉建设意见
     
    半年扶贫总结
    学校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
    党员代表创先争优会议发言稿
    加大队伍建设力度预防民警违纪发…
    迎春文艺晚会主持稿
    全区发展民营经济暨表彰会议讲话
    水利局水利经济持续发展总结
    大学十五期间教育教学回顾
    就任市长表态讲话
    中学五.四合唱晚会策划方案
    城镇医疗救助管理办法
    城镇规划建设实施工作意见
    城镇规划管理建设意见
    解决城镇困难家庭住房工作方
    城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
    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工作意
    城镇职工门诊医疗费补贴管理
    城镇市民养老保险活动方案
    城镇市民住房和收入状况调查
    城镇房屋拆迁管治工作方案
    建设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