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征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设征信体系,就是把社会各方面的信用信息进行加工,提供信用信息产品,解决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防范信用风险,从而建立诚信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在这关键时期,必须牢固树立“信用立市”、“诚信为本”的理念,通过建立xx市征信体系,促使公民依法守信经营,帮助积累信用财富,使政府、银行、企业之间形成互动发展的新格局,从而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有效促进全市经济金融健康发展。
二、征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贷征信系统为依托,按照“人行搭建、政府推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权威发布、保障安全”的原则,以政府信用为引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培育信用需求,改善和优化信用环境,不断提高信用社会化水平,逐步建立起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全市经济金融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着力打造“诚信xx”,到2010年,基本建成以“一个保障、两大平台和三大体系”为主要内容的xx市征信体系框架。即建立和完善xx市征信管理制度保障;搭建全市统一的企业、个人征信平台;构建以人民银行为中心,企业和个人信用管理体系为支撑的联合征信体系。使社会信用约束机制基本形成,部分企业信用缺失的突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公民诚信意识明显增强,法制环境、政策环境、信用环境明显改善。
三、征信体系建设的内容和方式
征信体系建设是通过人民银行依法采集和保存企业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信用信息,建立信用档案,提供查询服务的活动。征集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建立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是征信体系建设的最重要环节。
(一)企业征信信息。企业征信系统征集的信用信息由基础信息、良好信用信息、提示和警示信息构成。
基础信息包括:注册登记的基本情况、组织机构代码、在金融机构开立基本账户的情况、财务指标、取得的行政许可、资质情况、行政机关依法进行专项或者定期检验的结果等。
良好信息包括:被市、县区及以上行政机关、银行、行业组织评定的守信企业记录;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或省级著名商标;通过国际质量标准认证或国家、省级行政机关、行业组织质量标准认证,或获得国家、省质量管理奖;产品被列入国家免检范围、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或省级名牌产品;获得税务部门纳税信用等级记录;按期偿还债务、履行合同的情况;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受到县级以上行政机关、市级以上行业组织表彰的记录;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记入()的其他良好信用信息。
提示和警示信息包括:受到较大数额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或责令停产停业等行政处罚的记录;拖欠债务、税款的记录;拖欠工资、社会保险费的记录;因违法行为被行政机关撤销或者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的记录;因违反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受到财政、审计机关处理并列入财政、审计公告的记录;因逃废债务被银行联合制裁的记录,或依法被认定骗税、偷逃税费的情况;被依法认定违法开展关联交易或者违规担保的记录;拒不执行司法机关有关债务等生效判决、裁定或仲裁机构仲裁裁决的情况;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记录;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记入的其他警示信用信息。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董事、主要股东或者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