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信访工作意见 >> 正文
切实信访稳定安排意见

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是维护矿区稳定和加快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矿当前正处于二次创业发展关键的时期,由于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所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将会越来越多,信访稳定稳定工作也必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早警觉,采取措施,这些现象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势必会成为影响我矿稳定和发展的“拦路虎”。稳定压倒一切,因此,只有信访稳定工作做好了,矿区稳定了,我们才能安下心来全心全意谋发展。职工有意见、有问题、有困难、有要求,必然要向我们反映,这是职工家属对我们的信任和寄予希望的表现。我们通过信访稳定工作解决职工的困难和问题,是切实为职工谋利益的重要体现,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各支部、各单位、各科室一定要把信访稳定工作当作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始终把职工家属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职工家属的愿望作为第一追求,把他们的要求作为第一标准,千方百计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努力为职工排忧解难,谋利造福。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增强群众观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职工深厚的感情,对本战线、本单位内部矛盾的情况开展深入地调查研究,对职工反映的突出问题,要认真对待,及时答复,妥善解决。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转变作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带着浓厚的群众感情做好信访稳定工作。要充分相信依靠职工,多从职工的切身利益考虑,多从自身工作中找原因,多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特别是要把特困职工家属生活保障作为目前确保矿区稳定的基础工作来抓,扎扎实实地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职工家属真正感到矿两委的温暖,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矿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种“送温暖”活动,深入生活困难职工,走家串户,问寒问暖,千方百计抓好我矿部分生活困难职工家属的生活保障工作。
  五、加强法制教育,增强职工法律意识,优化矿区环境
  信访稳定稳定工作作为一项重

要工作,实现法治化既是形势发展的要求,也是依法治企的需要。推行依法信访稳定,加快信访稳定法治化进程,是信访稳定工作发展的方向,是解决新形势下信访稳定问题的有效途径。从目前的情况看,关于信访稳定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在职工中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一些职工的法纪观念仍然较为淡薄,有法不依现象还会时常发生。因此,加强法制教育,严格依法管理,有必要把信访稳定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
  各支部、各单位以及有关科室要加大对职工的法制教育力度,加大对职工特别是信访稳定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纪律作风、法律知识等专题教育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教育科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培训教育,拓宽教育内容,通过开办专业培训,为信访稳定工作培养专业人才,随时适应新情况,随时应对新问题,随时解决信访稳定工作中的涉法问题。通过加强法制建设,积极向职工进行信访稳定法制知识的灌输,用法律法规引导职工上访言行,切实增强职工法制意识,使其知法、守法、用法,明白自己在信访稳定活动中应遵守的规矩,增强依法信访稳定意识,促进我矿信访稳定工作的法制化进程,真正把信访稳定问题解决在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

《关于切实加强信访稳定工作的安排意见》公文网 www.gwku.net,欢迎阅读关于切实加强信访稳定工作的安排意见。

文章 写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市委组织部做好新形势下信访意见
       探讨老干部信访方法与对策
       市规划局信访实施意见
       司法局信访要点
       对作好信访意见
       县委信访意见
       信访局素质教育实施意见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意见
       教育部完善当前教育信访的若干意…
       民政办公室整合信访管理意见
     
    民政局加快违法用地整顿方案
    绿色宝岛工程建设工作方案
    财政局会计核算中心纪律
    铁路货场装卸队管理办法
    民政局开展服务三农实施意见
    局长在作风整顿会上的发言
    云梦史话创作大纲
    党员个人整改工作方案
    镇综合治理计划生育责任状兑现及…
    市农业局半年农业经济形势分析
    做好安全生产及信访维稳工作
    开展信访工作指导意见
    做好信访考察报告
    市党委召开信访大会讲话
    煤矿信访信息员责任状
    城建局信访教育交流材料
    建设局信访教育交流材料
    信访局执政为民交流材料
    加强信访工作交流材料
    不断加强信访工作交流材料
    信访工作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