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化解上来,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要坚持经常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尤其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要进行重点排查,摸清底数,建立信访人及信访事项档案。对排查出的问题,要严格落实化解责任,明确主要责任人、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限期妥善解决和处理。
(三)加强地方县、市级教育行政部门,部直属高校和单位处(部、室)、院(系)等基层部门信访工作。预防和解决基层发生的信访问题,地方县、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关键,部直属高校和单位处(部、室)、院(系)是关键。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基层信访工作,切实加强指导,特别是对信访问题较多、群众上访量大、工作比较薄弱的部门,要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帮助这些部门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和完善研究信访工作的制度,不断提高信访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切实解决教育信访突出问题
(一)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各地各单位对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1)政策法规有明确规定的,要依法按政策抓紧解决;(2)对群众要求合理、但政策法规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够完善的,要抓紧研究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3)对群众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进行说服教育、积极引导。要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不能突破政策法规规定,不能为求得一时一事的解决而引起攀比和新的矛盾。
(二)努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各地各单位要把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把问题妥善处理在本地区本单位、解决在基层,不能将矛盾和问题推给上级。要着力在化解矛盾、息诉息访上下功夫,一是要大力推行和完善联合接访、信访听证等制度,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信访工作。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时,要紧紧依靠地方各级政府及所属部门、教育系统各单位内部职能部门解决问题。二是在继续畅通信访渠道的同时,要积极引导群众利用诉讼、仲裁、行政复议和法律等法定渠道去解决问题。三是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教育引导群众贯穿于信访工作的全过程,尤其要做好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以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信访群众不仅能息诉息访,而且能心悦诚服。
五、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努力提高信访工作水平和效率
(一)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综合协调机制。教育系统各单位与地方各级政府及所属部门之间,教育系统各单位内部职能部门之间,要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共同处理好跨地区跨部门的信访问题。要充分发挥信访部门综合协调指导作用,努力构建教育大信访工作格局,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运转高效、综合施治的工作机制。
(二)建立健全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机制。各地各单位要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尤其是发现越级或到北京群体性上访的,应及时劝阻疏导并果断处置。同时,要积极协助配合上级部门处理好越级和进京上访问题,形成快速反应、积极应对、果断处置的工作机制。
(三)建立健全信访信息汇集分析机制。要确保信息传递渠道畅通。要及时、准确、全面的报送信访信息,特别是对涉及可能引发大规模集体访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必须按规定及时报告并超前做好应对工作,不得迟报、漏报和瞒报。要综合分析信访信息,进一步提高分析研判水平,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超级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