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整合信访工作资源,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落实信访责任,构建和谐社会,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及省纪委的要求,现就构建大信访工作格局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努力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信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纪检监察机关督促检查、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我市早日实现“两个率先”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目标任务https://
通过建立健全大信访接待中心、监督管理网络和新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处理信访事项的成效;通过强化各地各部门信访工作责任,进一步提高信访为民的能力;通过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访的水平,努力使我市信访工作走上“依法、有序、务实、高效”的良性轨道,切实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和社会稳定。
三、基本原则
(一)党政统一领导与信访主管部门协调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三)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四)治本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
(五)表彰奖励与责任追究相结合的原则。
四、主要架构
通过对信访资源的整合,形成市、县(市、区)、镇(乡、街道)、村(社区)四级大信访工作网络。
市本级:进一步强化市级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信访工作责任。各单位都要有负责同志分管信访,并根据单位信访量的大小配备专兼职信访干部。完善每星期二单位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等各项信访工作制度,努力做到应由本单位处理的信访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处理,不出现越级来市、到省、去京上访。
为方便群众来访,在市信访局设立“信访接待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实行联合接待来访制度,“中心”在今年12月下旬挂牌运行。所有在市行政中心办公的单位,遇有群众来访,都必须将来访者引到“中心”接待处理。市纪委、市委政法委,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委农办,市发改委、市计生委、市人事局、市监察局、市劳动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房产局、市国土局等单位,每周二派专人进驻“中心”接待来访群众,处理与本单位职能相关的信访问题。其他单位根据工作需要,按“中心”通知要求派人于每星期二到“中心”参与信访接待工作。群众在非联合接待日来访,“中心”可要求相关单位派人来“中心”接访,或者介绍到相关部门接待处理。
县(市、区)一级:由各县(市、区)信访局牵头,在已建立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的基础上,设立信访接待中心。按联合接待的要求,落实相关部门、单位派人进驻,并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服务信访群众。各县(市、区)信访接待中心,必须于今年年底前挂牌运作。
镇(乡、街道)一级:明确一名党政主要领导负责信访工作,整合相关资源,依托司法所,将社会矛盾纠纷调解、社会稳定和信访接待工作结合在一起,设立专门的接待室,做到有人接待、有人处理信访工作。
村(社区)一级:明确一名负责人分管信访工作,并要有一名兼职信访干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