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责任制考核,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力求简便易行,以适应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工作的要求,把注意力和工作重点引导到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水平上来,将开展优质服务的绩效作为衡量政绩和奖励的重要标准。
九、巩固和完善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全面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21、建立健全省市(地)县、乡、村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与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改善服务条件和服务环境,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综合服务能力,逐步实现以育龄妇女为重点服务对象、以社区为依托的计划生育与生殖保健全程服务。
22、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综合服务模式,逐步推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法定代表人责任制,在保证群众得到基本的技术服务的前提下,依法拓宽服务机构的服务领域。
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整体素质
23、建立一支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优质服务队伍,调整基层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的结构,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干部选拔机制,逐步形成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制度。
24、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努力满足群众需求;发扬敬业、奉献、求实、创新的精神,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十一、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殖健康产业
25、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发展生殖健康产业。积极开发、推广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的新技术、新产品,努力提供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安全、有效的系列产品,为推动避孕节育全程服务和生殖保健系列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26、在保证群众享受免费基本服务的同时,试行有偿的优质服务,不断增强计划生育服务网络的生机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十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推进优质服务深入开展
27、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原则。东部地区要将试点成功的经验向面上展开,继续把优质服务工作抓紧抓好;中西部地区要先抓试点,典型引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推开。
28、实施计划生育工作区域发展战略和对口援助计划,东部支持西部,城市支援农村,先进帮助后进;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工作基础,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和不同人群的需求提出不同的工作要求,力戒急于求成、形式主义和“一刀切”;坚持做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充分体现对群众的关心、尊重和体贴,将计划生育工作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紧密结合起来,推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健康发展。